第22章 零售企業商品定價管理規範(4)(1 / 3)

對於任何一個零售企業經營者來說,知道某種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無彈性,還是單一彈性,以及在什麼價格時需求從一種性質變為另一種性質,具有很重要的實際意義。

2競爭

一個企業能控製價格的程度,也依賴於它所處的競爭環境。競爭因素對於商場定價的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麵:隨市定價和控製定價。

在隨市定價的形勢下,存在眾多競爭者,顧客希望找到最低價格。此時零售企業經營者們隻能製定彼此差不多的價格,不能主動控製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價格一旦提高,大量顧客就會轉移到競爭對手那裏去。

在控製定價下,經營者們企圖靠零售組合的特色來建立零售企業的信譽。如果能使零售企業差別顯著,經營者就能操縱它所售商品的定價。這是由於消費者認為商店的形象、服務、花色品種等比價格更重要,而願意付高價到有名氣的零售企業買東西(人們認為無名氣的商場不能提供豐富的花色品種和良好的服務等)。假如哪家零售企業能提供與眾不同的商品與服務,就能在某種程度上操縱所經營商品的價格。

競爭對於價格的影響,關鍵在於企業經營者使自己同其他競爭者相區別的能力。弱差別隻能隨市定價,強差別方可控製定價。

3經營目標

零售企業的定價戰略必須符合並反映出它的全麵目標。零售企業的主要目標一般有以下四項。

(1)銷售目標;

(2)利潤額;

(3)投資收益;

(4)及早收回現金。

銷售目標往往是根據在地方或全國占有的份額來確定的。當顧客對某種商品的價格高度敏感時,這時定價應是市場滲透型定價的價格策略。運用滲透定價時,低價可以阻止現實的和潛在的競爭,而銷售增加時,零售總成本並不增加很多。低價銷售一定要有目的地進行,無計劃地低價銷售,雖然也能吸引顧客、增加銷售,但並不是穩定發展的狀態。支持不當低價銷售的顧客決不是穩定的顧客,當其他地方出現低價銷售的商場時,他們就會立即奔他店而去。

另一種定價被稱為市場撇油型定價,是定價高於一般價格,以吸引那些關心身份而不大計較價格的顧客。當商場經營者所設定的目標市場是對價格不敏感的細分市場,暫時又不會有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而銷售額的增加不會大大提高總的零售成本時,采用這種定價策略是合適的。

如果商場經營者把一定的利潤額作為目標,如納稅前年利潤30萬元,這就是利潤額目標。如果經營者規定利潤必須是某投資的一個百分比,如利潤為總投資的10%,這就是投資收益率目標。那些現金短缺而希望擴大經營的,或對未來舉棋不定的經營者,則把及早收回現金定為目標。不論目標定為什麼,都必須製定與目標相應的價格。

4成本

商業成本是零售企業經營商品所發生的費用總和。商品流通費用由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構成。商業成本是銷售價格的最低經濟界限和基本經濟依據。企業要獲得盈利,隻有在商業成本之上出售商品才能實現。零售企業在進行價格水平決策時,一般運用盈虧臨界點分析來確定商品的價格與成本的關係。

5保本量與保本價

保本量就是保本時的銷售量。這種方法是通過計算求得,或已知企業的固定成本及銷售每種商品的平均變動成本,然後求出在某種銷售價格下,企業的銷量達到多大時,才能做到盈虧平衡。即不僅要補償變動成本,也要補償固定成本。企業要生存下去,最起碼的條件是實現的銷售量應保證不賠不賺,所以,零售企業必須掌握這個保本界限。隻有在企業商品銷售量超過此數量,企業才有盈利。保本價就是尋找能夠保本的銷售價格水平。

保本價=(預計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預計銷售量

二、價格決策流程

零售企業的總體價格決策有助於商場經營者做出一係列協調的行動,保持統一一致的形象。總體價格決策的步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