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皇雖然號稱萬世一係,然而其實真正都沒有幾個掌過權柄,都不過隻是吉祥物而已。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執政公卿,乃至於幕府換來換去,皇地位卻是不受影響。
其實,陶吳原本覺著就算大淅發展成如此情況,也並不差。
隻要大淅還在,皇帝還是他的子孫,就有著壤氣運源源不斷的給他輸送過去,雖然不多,但是穩定!
然而,情況不允許啊!
這三千年之大變革,卻也是已經到來!
陶吳緩緩閉上眼睛,沉默靜坐。
大將軍袁鋒起兵討伐宰相陳安,以清君側,掌控朝廷大權,方才誌得意滿,然而下卻已經是紛紛。
東南諸省總督紛紛發表聲明,宣布大將軍袁鋒是逆賊,囚禁子,擅自廢除宰相,實乃禍國殃民的權奸。
因此要組織東南五省討逆軍,攻入京城,解救子,解民倒懸。
那大將軍袁鋒頓時大怒,同樣宣布這些東南諸省總督為逆賊,是賊人陳安的黨羽。
因此再次進宮,請求陶吳發下聖旨,誅殺這些賊子。
這就是協子以令諸侯了!
陶吳此時當然不可能拒絕,默認此事,讓那大將軍袁鋒自取子玉璽,寫下詔書發布下。
然後組織討逆軍,要和東南五省的保皇軍決一死戰。
雙方各自進軍,數十萬大軍一場好戰,連打半月之久,讓交戰各省一片狼藉。
開始討逆軍兵強馬壯,占據上風。
那陳鋒仗著掌握朝廷大權,和子在手的大義名分,再加上手中強兵,很快勢如破竹,連續攻占東南諸省。
然而那東南諸省這般時候,卻勾結巴羅列強,獲得大量的援助,槍炮武器等等。
當年陶吳開國之時,下財賦的七成本就已經在東南。
更不要這般時候了!
那袁鋒不能在短時間占領東南諸省,獲取財賦,就已經注定了他失敗的命運。
保皇軍有槍有錢,雖然軍隊弱了一些。
然而卻可以有著源源不斷的補充,卻是越打越強。
而那袁鋒手下的保皇軍卻是不同了,戰鬥進行了半年左右,朝廷國庫當中已經空蕩蕩的可以跑馬。
那袁鋒一不做二不休,幹脆的向著北方的伊凡沙基帝國借兵錢款,許以割讓漠北之地。
消息傳出,舉國大嘩!
這般時代,電報報紙等物都已經漸漸開始普及,民智慢慢已經開啟。
那袁鋒這般做法,自然是惹得舉國上下嘩然,反對和咒罵聲音響成一片。
而在這個時候,皇宮當中,幾位禁軍的中低級軍官,已經跪在陶吳腳下:“願為陛下效死!”
陶吳也緩緩站了起來,道:“事成之後,願與諸君共富貴!”
這些軍官聽了,個個都是熱血沸騰,口中卻是都道:“臣等不敢!”
次日,宮中傳出消息,皇帝病重。
那袁鋒聽了,並沒有太多懷疑,就直接進宮探問病情。
然而剛剛踏入寢宮,心頭突兀一跳,已經發現不對,被幾十把黑洞洞的槍口給指住。
他已經認出,這些士兵分明就是他派來,護衛皇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