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曆史長河中,江西英才輩出,湧現了陶淵明、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應星、湯顯祖、詹天佑等一大批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江西財經大學坐落於贛江之畔、鄱陽湖之濱的曆史文化名城——南昌。其前身是建於1923年的江西省商業學校,經幾代江財人的努力,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經濟類、管理類為主體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產業經濟學、財政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西方經濟學等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300餘人。進入21世紀以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正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校正處於實現建設一流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戰略目標的重要時期,而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關鍵就是,學校的發展要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從做大向做強轉變。

毫無疑問,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人才是實現我校“質的提升”與“做強”目標的必由之路。博士研究生作為國家培養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是社會各行各業骨幹的後備軍,其創新能力的高低標誌著我國高層次教育水平的高低,對我國社會的人才素質與智力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基於這一認識,我校始終把提高創新能力作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工作。為此,我們廣聘名師,集聚優質師資資源,培育和構建一流學科隊伍。目前我校擁有近400位博士的師資團隊,為我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在圖書信息資料建設、實驗室建設等方麵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紮紮實實地推進了我校的“養大氣、育大師”工程,為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提供了較好的硬件資源支持。

為檢閱我校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展示江財學子的學術成果,促進我校學科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我們於2004年出版了《江西財經大學博士論文文庫》。這套文庫的出版引起了社會的良好反響,獲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我們深受鼓舞。於是,我們不揣淺陋,再次推出《江西財經大學博士論文文庫》(第二輯),這套文庫收錄了我校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間潛心研究的部分較為優秀的成果。雖不乏前沿性、創新性的觀點、方法與理論,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問學旅程中學步的痕跡,有著諸多不足,祈請廣大專家、學者批評指正!我相信,在廣大讀者的關心愛護下,《江西財經大學博士論文文庫》將會彙集越來越多的優秀學術成果。

在《江西財經大學博士論文文庫》順利出版之際,我要衷心感謝經濟管理出版社張世賢社長對《江西財經大學博士論文文庫》(第二輯)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謝各位責編為文庫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是為序。

廖進球

2006年9月10日

摘要

回顧世界銀行發展的曆史,創新已成為全球銀行業發展的內生推動力量。自從1961年美國花旗銀行推出大額定期儲蓄存單這一新金融工具後,各種新的金融業務、金融工具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正是借助於創新,西方商業銀行才有了今天的發展。在西方商業銀行創新中,以20世紀80年代中間業務的創新活動尤為突出,給西方商業銀行乃至世界銀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中間業務不但以其成本低、收益高、對資本要求少並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等特點為現代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活力,而且起到了服務客戶、聯係客戶、穩定客戶、促進傳統資產負債業務發展的作用。隨著金融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尤其是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國際利率水平的走低,中間業務創新已成為21世紀國際銀行業重要的發展戰略。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商業銀行將參與更為激烈的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麵臨更為強大的外資銀行的挑戰。為適應國際銀行業發展趨勢,提高商業銀行競爭力,確立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戰略,已成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這不僅有助於優化我國商業銀行利潤結構,提高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更有助於分散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優化商業銀行資源配置,最終提高銀行競爭力。

本書以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為研究對象,以西方金融創新理論、博弈論、比較經濟理論為基石,運用規範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與發展的內在規律進行了深入係統地研究,曆史、辯證地研究了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經驗與成果,並加以充分吸收和利用,將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中先進的思想、方法運用於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分析研究中,探索了一條適合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與發展的道路。

本書具體研究思路:首先,從中間業務創新的製度層麵,通過比較中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曆程與商業銀行製度變遷的關係,找出製約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根本因素是銀行製度滯後性。其次,通過對中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現狀、運行機製及對銀行貢獻實證的對比分析,找出中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差距、原因及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存在的問題。最後,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目前正麵臨的、亟待解決的幾大主要問題,即中間業務收費定價問題、風險防範問題和監管問題進行了重點分析和研究。

本書共分為七章,即導言和正文六章,主要內容包括:

(1)主要探討和分析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理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是界定於狹義金融創新概念下的中間業務產品、工具的創新。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理論淵源就來自於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及其之後的各種金融創新理論。因此,本書首先從熊彼特創新理論分析入手,介紹了西方經濟學家對熊彼特理論發展的兩個分支即技術創新和製度創新理論,然後介紹了金融領域所探討的八種金融創新動因理論及金融創新效應理論,並對其進行了評述,奠定了從事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研究的理論基礎。

(2)通過對比分析中西方商業銀行製度變遷的曆程,重點分析了分業銀行經營製度和混業銀行經營製度及國有產權製度對中間業務創新的影響,挖掘出製約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最根本原因是製度因素,即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產權製度和分業經營製度嚴重阻礙了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創新與發展。提出了我國銀行產權製度和銀行經營製度改革的建議,以期為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營造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

(3)通過對中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現狀及貢獻的一般性與實證性分析,並選取美國的美洲銀行和我國中間業務發展較早較好的中國銀行進行對比,從中找出中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差距;同時分析比較了中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運行機製,包括中間業務創新的動力機製、收費定價機製和開發機製,以此發掘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空間,闡明其創新方向。

(4)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環節的一個重要問題,即中間業務收費定價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創新中間業務產品的定價目標、定價原則、定價方式及定價策略,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產品定價模型,為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具體實施指明了方向。

(5)對目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障礙——風險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中間業務創新風險的種類和特點,尤其是信用類中間業務創新產品所麵臨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籌資風險、信息風險、法律風險等;探討了國際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產品風險的評價方法,並根據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產品風險狀況提出了風險防範的具體措施,借以排除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尤其是擔保、承諾類及衍生類中間業務創新、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加快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速度。

(6)通過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剖析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監管的不足,並在此基礎上對商業銀行外部監管和中間業務創新進行博弈分析,即中間業務創新與監管的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和中間業務創新與監管的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得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與監管當局監管的關係為監管→創新→再監管→再創新,不斷反複的博弈過程。闡述了中間業務創新監管原則及國際銀行業對中間業務創新的監管,提出了加強我國商業銀行監管的具體建議。

本書通過對中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進行深入比較和分析,在理論上係統地梳理了金融創新理論與中間業務創新理論;在實踐上,極力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發展之路,為我國商業銀行降低不良資產開辟出一條重要的利潤來源渠道。本書的主要貢獻在於:首次係統地運用TRICCR因素分析方法對中美中間業務創新動力機製進行了全麵對比分析,並將動因內涵擴展至8個因素,從而將中間業務創新的動力機製研究提高到新的層次;通過中西方商業銀行製度變遷及中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貢獻、現狀和運行機製的對比分析,揭示出中間業務創新在我國商業銀行經營中的戰略地位及製約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最根本原因是製度的滯後性,探明了進一步發展銀行卡業務尤其是貸記卡中間業務,努力推動擔保、承諾類和衍生交易類等中間業務的創新,是今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發展的方向;通過對中間業務收費定價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探索了適合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合理收費的定價模型,為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產品的合理定價,增強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通過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道路上的障礙——風險進行全麵的分析,對規避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風險,如擔保、承諾類和衍生交易類等中間業務創新風險作了有益的探索。

Abstract

Innovation has been becoming an internal impetus of global bank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retrospection to the banking development history。Since CDs as a new financial instrument was created by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in 1961 all kinds of new financial businesse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 emerge endlessly and make us have too many things to see。Nowadays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is just contributed by innovation。During the innovation course of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the intermediate business innovative activity in 1980 is very prominent which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and global banking industry。Intermediate business has a low cost,a high yield,few requirements for capital and can avoid risks to some extent which bring great energy for modern commercial banks and play a great role in serving,linking and stabilizing customers and promoting traditional asset and liability business。Intermediate business innov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industry in 21 century with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especi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nd the declining of international interest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