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地在天際升起,如此安靜的山野之中,兩人沙沙地腳步聲,
猶如踏響了一曲靜寂的和弦,映著夜晚的天光,在時間的縫隙裏,
一曲成殤……不斷加深的夜色,將兩道年輕的身影困在了黑暗之中……
“雲楓,你有多久沒有吹洞簫了?”司空清風突然輕聲地問道。
“不記得了呢,你不也是好久都不曾撫琴了嗎?”歐陽雲楓反問道。
“你看今夜月華如水,快中秋了呢,我們今夜不練功,我撫琴,你吹洞簫,
我們合奏一曲《流水》如何?”司空清風明亮的眸子在暗夜裏閃亮。
“好啊,我們還從來沒有合奏過呢。走,去取樂器來。”歐陽雲楓積極響應道。
悠遠、蒼涼的洞簫之聲,和著清和淡遠的古琴之音,
天地之間除了天籟,又多了一曲傳承千古的《流水》……
司空清風撫的這一段流水,是青城道士張孔山《天聞閣琴譜》中的這一段,
首段,水流之勢已起,繼而瀑布飛泉種種音聲,和著山澗小溪的清越,
慢慢呈現出萬壑之泉湧,急流穿峽過灘,驚濤駭浪之勢轉承杳渺徐逝的氣象……
到了著名的“七十二滾拂”這一段,司空清風已經完全沉浸在了曲子之中……
而歐陽雲楓也將洞簫吹得漸入佳境,汪洋浩瀚、急湍奔流的精彩樂音在天地間回蕩……
遠處的山頭上,一位遺世獨立的老道人,撚須微笑,
目光炯炯地注視著這兩個難舍難分的年輕人,一雙星目之中,
有微不可察的黯淡閃過,隨後又融入了夜色的靜寂之中,
仿佛從來沒有在這片山中出現,來得悄然,去得靜安,
絲毫沒有被任何人發現蹤跡。他的輕功實在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空山寂寂,深深的夜色中,兩個年輕人安靜地相伴奏樂,
天地之間靜謐清淨,朦朧中透出清冽的樂音,空靈而意蘊悠長……
一曲罷了,兩人皆意猶未盡。作為習武之人,二人都喜歡剛健萬裏質樸,
氣魄宏大的曲子。於是,二人再度合作了《關山月》、《山居吟》、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山水無心而人在其中獨得自在,鳴琴於山中靜夜,又有心愛的人陪伴在身邊,
司空清風感受著山的壯闊,水的婉約,人的情意相投,
於樂章中隨興吟誦出應景的詩行,她的聲音透亮清麗,有穿透暗夜的澄澈……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秋夜涼風起,動人離懷意……
司空清風悄然停止了撫琴,安靜地聽著歐陽雲楓如癡如醉地吹奏著洞簫,
他仿佛把這些天所有的苦悶全部寄寓了洞簫之中,原本淒清的洞簫之音,
更顯幾分淒清寂寞,司空清風就那樣靜靜地望著那一張在夜色中不甚分明的麵龐,
看著他挺拔的身姿、玉樹臨風一般,在這月色的清輝中自成傳奇……
輕微地腳步聲,在樂曲聲中悄然地響起,司空清風警覺地張開了眼睛。
而歐陽雲楓也睜開一直閉著的雙眸,一邊吹洞簫一邊將視線凝注在聲音響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