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中華幾千年文明一直以來也非常重視琴樂的教化作用,
“琴棋書畫”,琴居其首。可見其地位的不凡。
而今的很多音樂,從靡靡之音,到充滿貪婪、欲望與狂想的音律表現,
完全顛覆了古人對音樂寄予的修身養性、天地正音的初衷。
而音律的不和諧,直接導致原本就麵臨巨大挑戰的現代人,
更加的趨向物欲橫流、壓力山大的加劇化矛盾之中而不自知……
古琴,實在是滾滾紅塵回歸到自性淨土的一件法器、天地正音!
三人淺步輕行,很快就到了更名為“天琴閣”的靜室,
稍事改造後的靜室左手邊,一把蕉葉琴靜靜地安放在古樸的琴桌上,
旁邊是一個青石水池,老者淨過素手,司空清風將一支極品的藏香燃起,
安放於小巧的景泰藍七孔香爐之上,從院子中剪下一枝清奇秀美的茉莉,
將屋中央茶台上的天青色小花瓶移至琴桌的一側,盛好清水,將花置入其中。
老者從容的撣衣而坐,正襟、肅容,骨節分明的雙手,輕輕安放在琴弦上,
但見他靜氣澄心,神情靜遠淡逸,說不盡的道骨仙風。
隨著一道散弦音清越地穿空而起,中和的氣韻在空氣中彌散開來。
老者氣定神閑,十指翩然起舞於七根弦上,快彈慢挑、跌宕起伏,
時而左手吟猱,右手勾剔,力度不輕不重、呼吸深細勻長,意息相隨相依,
音聲與天籟一般無二,讓司空清風想起自己靜夜聽海的神奇感受:
那高山的風、那清溪的水、還有那叢林鳥鳴、原野中蘊藏的生命之呐喊、
萬籟之音聲盡在曲中,又沉吟著絲一般的中和主線,
莫失莫忘、若即若離……良久,琴曲已然終了,司空清風仍覺音氣遍布周身,
整個人已到了天人已經合一的安定境界。
所謂心通意會,高山流水覓知音,無非就是而已。
司空曌看著完全進入琴境之中的司空清風,滿意地微微一笑。
歐陽雲楓輕輕拍了拍司空清風的肩頭,將她從神遊太虛中喚回。
高人難覓,主動送上門來的高人更是難遇難求。
司空清風回過神來,忙不好意思地衝老人家笑了笑。
同是司空姓氏,五百年前是一家,怎麼說也感覺有些親近。
她翩然起身,從百寶格上取下一餅“月光美人”,恭敬地對司空曌說道:
“月色正好,您這琴音實在高妙,在下司空清風就以這景穀月光白為您接風洗塵。
”這款月光白茶是司空清風的最愛之一,回甘快,清甜而潤澤,香氣飄逸淡遠,
回味悠長、湯色透亮,紅黃交錯,具有烏龍的清香,又得普洱的醇厚,
不僅滋味奇特,茶芽更是極具特色:上片白,下片黑,猶如皎美的月光映照在茶葉上,
開湯之時,最初是飄飄渺渺的淡淡蜜香,繼而彌漫起清雅的果香、淡雅的花香……
而這茶的製作工藝更是神奇,擇良辰月夜,由少女齋戒更衣,褪盡塵俗,
精心摘取古樹之嫩尖,靜默於土土坯房中,於月光之下純粹靜好地自然發酵……
這清風寨本就處於深山之中,而泡茶之水都是當日自清溪的源頭用瓦罐盛放,
清冽的山泉水、和著珍貴稀有的月光美人,共同演繹著一曲茶與水的妙音。
司空曌看著從容雅致、靜心澄慮泡茶地司空清風,
難得的輕輕頜首微笑,“你這女孩兒倒是天姿獨具,能文能武,
這茶泡得深得其韻,有趣有趣,想形之下,這琴嘛,倒也還有待於加強,
不過,能夠奏出天地正音的氣勢,在你這個年紀,也算是不凡。”
歐陽雲楓一側作陪,聽到老人家誇讚司空清風,比誇自己還受用。
他沒有說話,隻安靜地觀察老道身上的天蠶絲腰帶。
綠色的天蠶絲已經是絲中極品。而金黃色天蠶絲則是極品中的極品。
這老人家居然用金黃色的天蠶絲作腰帶,當真是奢侈已極。
不愧是南嶺天蠶山的當家掌門,這等極品之絲竟然做了腰帶,
歐陽雲楓直覺:這腰帶絕不僅僅是裝飾用的寶物,更可能是一件獨特的武器,
畢竟天蠶絲,作為武林中人人盡知的寶物,隻做腰帶,那絕對是暴殄天物!
老者早就覺察到了歐陽雲楓探詢的目光,微笑不語。
今夜這兩個年輕人深得老道士喜愛,這一場相遇注定為幾人帶來一段奇巧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