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2 / 3)

“那你以前有沒有發現,高海拔邊防連隊的戰士們,很多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

韓孟略一皺眉,他的確發現一些戰士顯老,但並沒有這裏的百姓和黃酬這麼明顯。

“噢,我想起來了。”黃酬笑的時候,眼角的紋路又深了好幾分,“以前你們去的都是相對獨立的連隊,孤孤單單一座營房,隻有戰士,沒有百姓。”

“對。”韓孟點頭,“之前去的連隊附近沒有村落,接觸到的都是戰士,看著差不多都是25歲左右吧,不過有的小兵其實剛剛入伍,最小的才17歲。”

“嗯,我了解了。”村子很小,沒走多久就走到了盡頭,黃酬又領著韓孟往回走,解釋道:“是這樣的,人如果長期待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原,身體普遍會受到一些影響,像什麼脫發啊,指甲凹陷啊,心肺功能衰退啊,皮膚衰老啊……很多,不過也因人而異,不是每個人都會受影響。有的邊防連隊還受地勢影響,風沙很大,日子一長,人就越發顯老。咱們年輕,受的影響算不上太大,但村民們就不同了,他們一輩子生活在這裏,外表看著吧,就像在真實年齡上翻了個倍。”

韓孟心頭有些不是滋味,倒不是心疼村民,而是覺得戍邊戰士太不容易。

村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這是故土是家,但是如果想離開,隨時可以去生活條件更好的地方——就像那些在城市裏闖蕩的年輕人。

但戰士們不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自內地平原地區,如果不是當兵,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

這些邊防兵很多是沒有選擇的,有的一入伍就被分配到了邊疆,有的像劉沉鋒與秦徐那樣犯了錯,被強行調到邊疆。

在韓孟的認知中,極少有人是主動守邊的。

然而正是這些“不情願”的年輕人——有的甚至隻有17歲,用青春、健康,甚至生命守衛著這個國家的萬裏陸疆。

去的時候不情不願,到了之後卻脫胎換骨,巋然站立在天地與風雪間,在孤獨、危險與艱辛中度過人生最美好的年歲。

脫下軍裝離開的時候,有的人已經落下治不好的病根,有的人風華正茂卻已是滿臉風霜。

但他們竟然是舍不得離開的。

在尚未播出的克幹邊防連紀實片中,韓孟在跟隨戰士們巡邏的途中遭遇沙塵暴,馬兒跑丟了,一群人餓著肚子找了整整一夜,才將驚慌失措的馬兒找回來。

天快亮時,大家擠在一起煮麵,佐料和事先準備的鹵肉已經在找馬的途中丟失,熱氣騰騰的鍋裏隻有純天然無添加的麵條。

韓孟卻與戰士們一樣吃得狼吞虎咽。

收拾鍋碗時,韓孟和一位一路上都顯得悶悶不樂的戰士聊天,對方才說起自己在克幹待了4年多,今年是最後1年了,巡邏路走一次少一次,每次心裏都很難受。

韓孟問:“是舍不得嗎?”

對方歎著氣說:“是啊,怎麼舍得呢,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艱難的4年了吧……但是,也有可能是最有意義的4年啊。”

回到營房之前,韓孟問黃酬:“連長,您是主動要求調來的,還是……”

“怎麼,我看著像犯過事兒?”黃酬指了指自己的臉,“不能長得醜就是犯過事兒吧?”

韓孟沒說話,眼神漸漸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