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唇槍舌戰(1 / 2)

郭子豪微微一笑,應答:“影視業固然浮華,但也跟文化藝術挨邊,就看怎麼個定位。可追逐名利,也可專注視覺藝術,發掘文化,倡導真善美,這未免也是一樁好事。”

榮正昌恥笑:“這樣說,賢侄有心追求文化藝術?架勢抬得可真高啊。影視媚俗大眾,有什麼文化可言?”

不待郭子豪回話,周芷怡在一旁說:“電影藝術發展百多年,傳世經典佳作也多,讓我喜歡欣賞的就有:WaterlooBridge、GonewiththeWind、卡薩布蘭卡、羅馬假日、肖申克的救贖、教父……包括最震撼人心的Schindler'sList,凝重的曆史,充滿感染力的劇情和傑出演員,直擊人心。不知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拍出這樣的經典影片。”

周芷怡這話一出,基本上替郭子豪擋了暗箭來襲。

榮正昌過於托大,一棒子打下來,打擊麵過大,反而失去攻擊力。貴族也是人,即便再清高,不可能就不欣賞好的電影藝術,這是現代意識形態主流,妄加攻擊隻會自取其辱。

榮正昌嘎嘎一笑,轉而說:“那就等郭老板的經典大作上市,以觀有多藝術文化。”

周正和微微點頭,說:“子豪,你有這個追求,值得讓人拭目以待。不知將要拍攝什麼片子?”

郭子豪欠身說:“一部以中國古代名著《封神演義》為改編的電影。華夏文化博大精深,隻可惜百年來深藏不露,如今西方藝術盛行於道,文化意識入侵全球,我們也有好東西卻不被世人重視,我覺得遺憾,所以致力想改變這種局麵,推崇華夏文化,讓他人也不可低看了咱們。”

周正和笑說:“甚好。”

榮正昌哈哈笑說:“居然扯起民族主義大旗了。”

話音剛落,忽然,靜坐一旁的張院士發聲說:“藝術文化的根在於民族,唯有立於本民族之魂,方能傲視世界。老朽多年前在海外漂泊,受盡西方藝術界藐視嘲笑,被迫轉為專攻油畫,這才有所建樹。現在,有這點薄名在世,老朽不稀罕,不如回來紮根做自己喜歡的事,以研究民族民俗文化為樂。同樣是不想讓西方小瞧了我華夏文化。”

聽到藝術大師的這番話,榮正昌嘴角一愣,啞口無言以對。這位大師可是正宗的文化名流,偏向郭子豪作說詞,讓他還怎麼反駁?

郭子豪暗暗一樂,對張院士致禮:“張老師的藝術造詣讓人歎服,自潔品格更是值得我們敬佩,華人有您這般藝術大家,是為慶幸。”

張院士微笑說:“太抬舉老夫了。其實啊,藝術隻是個裏子,全靠大家撐麵子……”他望向周公子,歎喟說:“不仰仗周家和其他優秀華人世家的支持,我們這些搞藝術的,也難在國際上獲得一席之地。”

周正和立刻回應:“漢東先生過謙,說得人慚愧。”

郭子豪不明所以,問:“怎麼回事?”

周正和微微搖頭,示意他別深究下去。

卻不料張院士坦然一笑,說道:“這也沒什麼可隱瞞的,但說無妨。所謂藝術無價,市場卻有行情,但凡藝術家身上都標有價格,在國際拍賣會上的身價決定其藝術品的貴賤。老朽這些年仰仗眾多海外華人的推舉,注資參與投拍,造就身價看漲,這才引起藝術界矚目,博得虛名。老朽看得清楚,要說慚愧,那也是該老夫汗顏。”

郭子豪聞言恍然明白過來。

藝術行當從某方麵來看也是種商業行為,沒有經濟實力運作支持,要想出頭博名也難。如此說,周家肯定大手筆拍賣過張院士的畫作,抬高其身價,因此造就非常的藝術地位。

周正和之前示意郭子豪別再深談,那是顧惜張院士的顏麵,以保持大家風範,但張院士親口自揭短處,不惜有損聲名,可見為人坦蕩。

當下,周正和隻得解釋說:“子豪,一個民族的地位聲望並非僅是隻靠財富所決定,更多的是文化精神內涵。七十年代,日本經濟突飛猛進,席卷全球金融。日本大企業家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不小轟動,但商業合作洽談之後,他們發覺,聚會上,歐美上流社會所談之事,都不涉及經濟利益,而是推崇本國藝術文人大家。名流貴族尊重文化藝術,思想道德境界,骨子裏根本看不起暴發戶,有錢也沒底蘊,話都插不上半句。這些日本企業家大感慚愧,回國後,都不約而同地開始重視本國藝術家,不惜重金收購、拍賣本國的藝術品,以此抬高國際地位。周某不才,這點覺悟還有,總不成輸於日本人?在我華夏泱泱文化之下,他們算個什麼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