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豪止住愜意的遐想,收回心神,迅速整理思路,沉聲問:“魏先生享譽建築業,是否見過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
魏立微微錯愕,想不到郭子豪會問到這事,隨即淡然說:“拜會過幾次。”
郭子豪說:“眾所周知,貝聿銘先生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四十餘年來,設計的建築物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獲盛譽無數,讓我也為之仰慕。但有先生有一件作品,卻是讓人感到疑惑,借此難得的機會我請教你。”
魏立眯了眯眼縫,一時參不透郭子豪的目的,就問:“哪一件?”
這時,見郭子豪和魏立又搭上話,周公子和周芷怡、張院士、榮正昌等人停下自個的談話,轉頭望過來聆聽。
唐映雪在旁更是好奇,不知郭子豪怎麼會談到建築藝術,他也懂這個?
周芷怡同樣是心感驚奇,眼眸望向郭子豪,不知他對貝聿銘的什麼建築設計作品感到疑惑?
這位建築大師的著名作品甚多,常人所知的代表建築就有香山飯店、華盛頓國家藝廊、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香港維多利亞港的中銀大廈……數不勝數。
周芷怡所知的比普通人更多一些,比如還有:伊弗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康乃爾大學薑森美術館等。這些建築並非流行風尚,但絕對是建築美學的至高典範。
郭子豪回憶那貴婦人所授之言,緩緩說:“貝聿銘先生的早期作品帶有密斯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那樣以玻璃和鋼材為主要建材,還多采用混凝土,比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就是典型作品。到了中後期,先生的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厚重而沉穩,但十分注重對光線的運用,建築內庭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光融於建築,光與空間的結合十分完美,營造出美妙的靈動意境。”
魏立專注聽著,微微點頭說:“不錯。”
據魏立所知,郭子豪原來僅是個普通的打工仔,水平有限,隻不過機緣巧合攀上顧長風,無端成為其傳人,坐上臥龍山莊的掌舵高位。之前,魏立未曾有太多的重視,隻覺郭子豪好似隻稱王的土猴子,沒半點素質。但今天一見,冷眼旁觀下,也倒還發覺郭子豪似乎有幾兩貨色,對他稍加關注起來。
到此刻,忽聽郭子豪侃侃談及建築,魏立心下不禁暗暗吃驚。
雖然郭子豪所說的話在他看來沒有出奇的地方,但能有這種論調也足於出乎他的意料。換個角度來看,不是建築行業的人說出這一番對貝聿銘的評論絕非容易,要長期關注建築藝術,悉心研究過的人才有這種底蘊,才能在簡短的一段話裏凝練出對貝聿銘七十多件作品的概述。
郭子豪的超常見識讓魏立心震,藐視之意大為收斂。
周芷怡聽了也不禁點頭,隻覺郭子豪的話跟她的想法非常接近。她最欣賞貝聿銘建築作品的就是這一點,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
周芷怡忍不住搭話說:“就像盧浮宮金字塔的入口,充足的光線穿過透明的玻璃,傾瀉到沉重的博物館,整個空間被賦予了活力,形成光的庭院。”
郭子豪望向周芷怡,微微一笑說:“讓過去百年渾厚的曆史,曬曬今天的太陽,給室內的一切帶來溫暖和靈動之感。”
周芷怡輕呼一聲,這話說到她心坎上了,恍然似曾相識在哪裏聽到過一般,意境相通猶如舊夢。
魏立說:“不錯,光線於建築很重要。沒有了光的變幻,形態便失去生氣,空間顯得無力。”
他的口氣雖然平淡依舊,但連說兩個“不錯”,已是對郭子豪的話有所觸動。
忽然,隻聽郭子豪話鋒一轉,問到:“魏先生,你對克裏夫蘭搖滾音樂名人殿堂的設計作何評價?”
郭子豪提及的這個建築,是坐落在克利夫蘭鬧市區的搖滾音樂名人堂和博物館,也是由貝聿銘設計。建築外形采用了大膽的幾何圖案,前庭類似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玻璃結構。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人並不欣賞這座看起來很“古怪”的建築,造價高達8400萬美元,但好像是貝聿銘“開玩笑”式的一個失敗的試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