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娜女士首先簡介了紫羅蘭慈善基金會的情況,為了讓郭子豪有個初步的了解,她通過投影屏幕圖文講解了基金會的構架、組織、運行,及近年來的資助公益行動等。
紫羅蘭雖然成立的時間不長,但已成為國際上規模較大、扶助弱勢群體最多的公益機構之一,組織成員超過千人,並與許多社會團體合作開展多個慈善項目。僅是去年一年,紫羅蘭就直接捐助物資超過二十億,收益的貧困地區眾多,受資助的貧困人數超過六十萬人。
尤其重要的是,紫羅蘭基金旨在幫助貧困地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提高其脫貧能力。比如在東南亞山區,通過為當地人種植農作物、橡膠、果樹等方式,這樣一來也就幫助當地人脫貧,這比單純的資助財物更有效果,當然,實施起來也更難、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更多的人參與行動。
郭子豪這才發覺慈善事業並非那麼簡單,不僅是捐錢、捐物即可,而是一項長期的,甚至是繁瑣和枯燥的,眾多人參與的行動。正是有會議廳內這些默默無聞的人,長期致力於這項工作,悄然改變著這殘酷冰冷的世界,如火把置於暗夜中,讓人感受到光和熱。
他為之肅然起敬,相比下,挺慚愧自己的原來狹隘的想法,亦暗暗決定了,在有生之年但盡力所能及,為之貢獻一份力量。
周芷怡隨後簡介了一下郭子豪的情況,以及他巨額捐款的事,所說與新聞發言內容大致差不多,評價十分正麵中肯,博得現場陣陣掌聲,人人的敬仰目光追隨而來,看得他十分不好意思。
接下來就是宣布他為紫羅蘭基金名譽主席的榮譽稱號。
一個緬甸小女孩為郭子豪頒發證書。小女孩坐著輪椅上來,雙手捧著證書遞給他,用緬語親切叫他叔叔。郭子豪見小女孩的身子有些佝僂,右腿截肢、左腳帶有明顯的殘疾,一雙瘦小的手掌上皮膚粗糙、布滿老繭,顯然是從小就操持家務,長年累月做各種活計造成的這種情況,而她看樣子頂多才十一二歲,可見她的家庭狀況相當糟糕困窘。
馬琳娜介紹,小女孩名叫茉依莎,來自緬北山區的貧困村寨,也是上次啟動“淨水計劃”援助的山區。那地方因為遭遇特大旱災,受災民眾幾百萬人,茉依莎的村子旱災嚴重到連飲水都十分困難,她要走山路到十多公裏外的一條河去擔水,每次負重近四十公斤,每天運送三四趟,以此來保證人畜飲水,保住僅有的一點農作物,否則顆粒無收就得挨餓。
郭子豪聽得心頭一顫,負重四十公斤,還要走十多公裏的山路,這對於一個小女孩實在是沉重無比的負擔。
茉依莎在一次擔水路途中,不幸失足摔下山崖,雙腿斷了,因醫療條件差,右腿高度感染,後來被迫截肢。
她微笑說,感謝郭子豪參與援助的“淨水計劃”行動,她家裏、村子裏現在已經能喝上幹淨的飲用水,建了水窖以後,大家也不用再老遠去擔水,家裏爸爸媽媽,還有兄弟姐妹都很開心,她非常高興,這次能有機會親眼見到他,說聲謝謝。
馬琳娜說,基金會幫助茉依莎進行後續醫療,在巴黎的醫生將為她安裝義肢,不久後,她就能重新站起來。
郭子豪聽得連連點頭稱好,他蹲下來,鄭重地雙手接過茉依莎頒發給他的榮譽證書。
這是他平生之中感到最榮耀的一刻。
他握著小女孩粗糙的小手合影,記錄下珍貴的留念,心中感慨萬千。
人有五重境界。一、能照顧好自己,安身立命,追求理想。二、照顧好家人,惠及親戚朋友。三、施恩與陌生人而不圖回報。四、回饋社會,致力於關注和改變大局勢。五、心無國界,為世界眾生而奉獻不餘其力。
常人能做好前一、二已經實屬不容易,能顧及三重以上的人都可稱“大善”,其行難得可貴。
這和財富能力多寡有關,但也不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主要看人的心態、心境而論。
郭子豪此刻能想到、做到的也就是觸及第三重,這是個成長過程,由此心境開闊,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些列會晤結束後,周芷怡請郭子豪單獨相談。
“郭先生,冒昧和你談個事。”周芷怡說:“昨天魏先生和你見麵以後,鬱鬱寡歡,我詢問,他簡短說了下欲與你合作但無果的事。我有些疑惑,為什麼父輩的恩仇不能化解,要延續下來?這可能造成諸多不良影響,請郭先生三思而行。”
郭子豪尋思,魏立肯定對周芷怡說了些話,把和談無果的責任都推到他這邊,給周芷怡的感覺,就像他太執拗,不計後果地要挑起紛爭一樣,因此周芷怡反倒來“勸解”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