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擴編(1 / 3)

來到犧牲的戰友們麵前,李德的心情沉重無比。看著麵前一排排曾經活蹦亂跳的戰友,如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他的心裏沒來由的有一種心酸。這一次的鎮壓行動無疑是成功的,以一個連的兵力成功拿下嘩變的炮兵營,還反正了大部分官兵,傷亡相對來說也是微不足道。但這“微不足道”的傷亡,卻是幾乎將李德親手訓練的這個連,近乎半數都打光了。

隻有一百多人的連,就陣亡了七十多人,還犧牲了四、五個班長。對於李德來說,這傷亡是極其巨大的,他在見到這些犧牲的女兵們時後悔了。為什麼自己要主動發起進攻,而不是等其他鎮壓的部隊趕過來呢,這樣犧牲的人可以更少點。

逝者已逝,而且戰爭難免總會有傷亡,可他自己很難接受這個說法。戰爭絕不是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樣浪漫,而是極其殘酷和血腥的。和平年代人們總叫囂戰爭,但真正體驗過戰爭的人,卻一心一意想要和平,無他,戰爭的真正麵目他們早已領教過了。李德自己也叫囂過,但如今麵前的事實,讓他很想給自己一巴掌。

“要是能夠活著返回原世界,看到那些叫囂開戰的我上去就是一巴掌,媽個嘰,抱個鍵盤就成‘專家’了,真是腦袋有坑!”

李德看著麵前已經成冰冷屍體的戰士們,忍不住的哀歎一聲。然後拿下頭上的軍帽,向麵前陣亡的戰士們深深鞠躬。在三鞠躬後,李德突然掏出了手槍,對著天空不斷扣動扳機,將子彈都打了出去。打光手槍裏的子彈後,李德高聲說道:“同誌們,一路走好!”

說完,收起了手槍,然後命令道:“全體都有,敬禮!!!”

李德的這一舉動,讓站在旁邊的其他幸存士兵們都留下了眼淚,亂世當中,她們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平民,幾乎很少有人會去關注她們的死活。如今,她們的長官向這些逝者鞠躬致意,她們的內心裏好像多了些什麼東西一樣,變得更加的踏實起來。李德兩腿並著,挺直腰板朝著犧牲的戰士們敬禮,他的背影在那些女兵們看來,顯得更加高大了些。

“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侵略者闖進我家鄉”

李德看著麵前的一具具冰冷的屍體,忍不住心中的悲愴輕聲唱起了《啊!朋友再見》這首曲子,當初聽自己的父親總是在有事沒事的哼唱著,自己慢慢地也就學會了。而現在,麵前的場景又讓他想起了這首經典老歌,於是情不自禁的哼唱了起來。隻是,李德的歌聲顯得有點悲傷,還有些發顫。女兵們隻看到李德的背影和聽著那帶有悲傷的歌聲,卻沒有注意到,李德的眼淚早已經滑過臉龐。

“啊遊擊隊啊,快帶我走吧,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啊遊擊隊啊,快帶我走吧,

我實在不能夠再忍受。

啊如果我在,戰鬥中犧牲,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如果我在,戰鬥中犧牲,

你一定把我來埋葬。”

李德注視著麵前逝去的戰友遺體歌唱著,身旁的女兵們則是輕輕啜泣,都沒有注意到相反方向走過來一群軍官。軍官當中,軍銜最高便是列文斯庫,這一次他自己後院著火,何況是布爾什維克黨人煽動的,他頓時就坐不住了。於是親自來到了前線,沒想到趕到的時候,這裏早已經是一片狼藉,而自己手下的旅長來投訴,另一個旅長把自己的軍官給打了。

左看右看,都沒有看見年輕的李德和他的隊伍,於是列文斯庫下意識地認為李德是畏戰沒來,早就決定回去擼掉李德的職位。可當他帶著部隊進鎮裏的時候,就聽到了一陣悲愴的歌聲,循著歌聲過去,大家便看到了李德站在一群屍體前敬禮的畫麵。

列文斯庫反倒是有些反應不過來,這是在幹什麼,難不成是在為這些下賤的平民做禱告?列文斯庫頓時顯得有些不滿,他本身就是一個爵士,自認為是高高在上的貴族。而且又成為將軍,自然身份更加水漲船高,為下賤的泥腿子做禱告,那是牧師的事情。顯然,列文斯庫對與李德的舉動挺不讚同的。

可列文斯庫作為一個比李德先半個月進入軍隊的人,卻還是不知道什麼叫做人心。李德的舉動不僅是對犧牲戰士的尊重,也是在籠絡著人心。同心同德,自然什麼事情都可以辦得到,而列文斯庫則並不懂這個道理,在他的潛意識裏,還依舊認為自己是高貴的爵士,與下賤的大頭兵和泥腿子接觸,是非常失禮的行為。

如果李德知道列文斯庫的想法,恐怕第一時間就衝過去教訓列文斯庫了。

不過,列文斯庫卻也不好站出來打斷。因為他看得出來,在他身邊的其他軍官們也都被這首歌吸引住了,而且這一次他還偏偏帶上了記者。之所以帶記者來,是為了記錄他們如何消滅布爾什維克黨人的英勇身姿,記錄自己在戰場上運籌帷幄的表現。不過這一切,都變成了無用之功。

不過,隨行的新聞記者凱瑟琳,卻是對李德的舉動很感興趣。她作為美國紐約時報的特派記者,在羅馬尼亞從事新聞行業已經有一年半了。在她看來,封建殘餘尚能占據一席之地的巴爾幹半島國家羅馬尼亞,很少有高級將領會為自己的士兵們做禱告,尤其是死去的人們。她所經常看到的,大多都是將領斥責下級軍官,下級軍官用棍棒教訓士兵,常常將他們打得遍體鱗傷。

對她來說這很不人道,但這就是巴爾幹國家軍隊的現狀。陡然間,突然冒出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這讓有些無所事事的凱瑟琳一下子來了精神。而且,凱瑟琳也聽得懂羅馬尼亞語,對於李德的這首歌曲也感興趣,似乎是一首歌唱犧牲戰友的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