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2 / 2)

納德耶維奇看到沃森倚在後排的椅子上,聽著澳大利亞人的開幕詞,再看看最前麵一位完全不認識的新美國代表,回身看了看領導人。不過維克多並沒有回答他,皺著眉頭瞪著新來的美國代表,同時不斷用舌頭舔著嘴唇。直到納德耶維奇叫了他四聲他才像是被驚醒一般看著納德耶維奇“你剛才說什麼?”納德耶維奇詢問維克多關於新代表的事,維克多也隻能聳聳肩。無論沃森怎麼厲害,畢竟是熟人,現在來了一位完全不認識的新人,並不令納德耶維奇感到放鬆。更何況和沃森爭論時間長了,不打不相識,都要成朋友了,想到這裏,納德耶維奇不免為沃森悲傷起來。

會議的最後一天是自由發言,內部的桌子圍成了一個體育場跑道一樣的橢圓,一邊是林星水和納德耶維奇,另一邊是美國和德國代表。自由發言一開始,中俄繼續向德國拋出橄欖枝,不斷將德國引向中俄這方,先是說他們對德國怎麼怎麼好,然後又向德國講美國的計劃會帶來什麼什麼壞處。期間,瓦格納總理一直目中無人的盯著前方,心裏盤算著條件。而裏根則同樣傲慢地盯著瓦格納。

整個中俄爭搶德國的過程,美國代表沒有說一句話,麵帶微笑看著他們。瓦格納總理也注意到這點了,看了看美國代表,又疑惑地放下了架子,看著裏根。裏根隻是笑笑,什麼都沒有說。

終於,等到林星水和納德耶維奇都坐下後,美國代表站了起來。“總統裏根和我今天來到現場,並不僅僅是為了替換沃森。我們要帶來一個消息,非洲聯盟突然表示改變對國際政治的中立態度,參與到政治事務中來。至於是支持哪一方,既然是我來告訴你們的,我想我也不需要說了。那麼現在我並不需要德國了,雖說的過如果支持我們更好。即使他們很遺憾沒有,那麼一方美國、加拿大、南亞諸國、中亞諸國、非洲聯盟;另一方俄羅斯、中國、德國、英國、東歐聯盟。5:5打成平手。另外補充一點,日本以及南極洲政府都表態支持美國但並不投票。避開日本不提,我想大家對南極住民都應該了解,不歸屬任何政府、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科技的三萬科學家、探險家和生產者們,它們的地位大家也應該了解。比較遺憾的是他們沒有投票,不過一個表態也足以影響,大家還有什麼異議嗎?不要問我他們為什麼同意了。沒有異議請大家達成協議吧。”

瓦格納總理的下巴似乎都要掉下來了,德國將再次回到無足輕重的地位,這是瓦格納想都不敢想的,“識時務者為俊傑”不如還是支持美國好了,他告訴了德國代表。但美國代表並不買賬,他們的拋棄令瓦格納陷入絕望,盤算了這麼長時間,德國卻又跌落到過去的地位,計劃徹底的失敗了。

林星水深吸了一口氣,從牙縫裏擠出來兩個字“賄賂!”美國竟然賄賂他們,現在說什麼也晚了,但唯一不解的就是南極洲政府就是怎麼被收買的?他們不需要錢、他們有足夠的淡水、他們不用害怕任何協議國家的入侵、他們的技術也使得他們不用害怕非協議國家的入侵、他們不需要革命或鎮壓革命。這樣一個完美的社會又如何能被收買呢?怎麼可能有任何條件能打動他們呢?林星水突然站起來,“好吧,在投票方麵,雖然打平了。但是,既然打平了,那我們不同意,美國又如何要求我們接受協議呢?”

看來人數的打平並沒給美國帶來實惠,最後一天的會議快要接近尾聲了,中俄代表始終不同意簽字,現在,他們開始懷念過去了,他們懷念三戰前的聯合國、三戰前的一票否決、更懷念美國剛剛戰敗的那段日子。會議再一次陷入僵局,雙方票數相等,也無法裁定。不過中俄代表做出一點“犧牲”,放棄回到莫斯科和上海的念頭,死不同意協議,會議一結束,美國就不得不召開延期會議,那麼又會有更多的時間來想對策、拉攏夥伴了。

午餐過後,下午的會議開始了,會議剛一開始,美國代表立即放出狠話,中俄務必要同意協議,而中俄則堅持說不。出乎意料的是,裏根站了起來,“中俄必須要同意。”裏根一站起來,中國領導人和維克多也站起來“為什麼必須呢?”

裏根接著說“也許不是必須,不過,載有‘橡皮泥’的轟炸機已經在二十五艘戰機的掩護下起飛了,目的地是青藏,預計在明日上午抵達,額……我想應該是五分鍾以前起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