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複雜的管理簡單化,這是一門藝術。管理者必須開動腦筋,努力尋找更簡單的方法。隻有這樣你才能快刀斬亂麻,不至於淹沒於“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表象之中。

作為一名管理者,在具體工作中,麵對繁冗艱巨的工作任務,你必須學會分清工作的主次:首先把那些無關緊要的放到一邊,接著再排除那些對當前沒有意義的工作,全部精力集中於重大事物之上。

管理大師傑克·韋爾奇對管理的理解是“越少越好”。他對“管理者”重新進行了定義:過去的管理者是“經理”,表現為控製者、幹預者、約束者和阻擋者。現在的管理者應該是“領導”,表現為解放者、協助者、激勵者和教導者。韋爾奇的“不去管理”,並非認為管理者可以自由放任,而是強調不要陷入過度的管理之中。

經營管理的規範過度必然使企業的各項活動變得遲緩。管理不需要太複雜,因為經營活動實際上沒有像人們想象中的那麼複雜。熟悉有限的對手和範圍,遠比從浩如煙海的場麵進行選擇容易得多。韋爾奇說過,經營一個成功企業的秘訣在於:相信自己的領導,並且相信他們的分析與判斷。如果他們充分了解情況,那麼企業就會在某些問題上達成共識。

企業的競爭集中體現在人力資源的配置上,而配置的優化都需要企業的組織結構來實現。某些企業的人才並不差,但卻受製於複雜的結構。管理層次太多、效率低下的缺點抵製了人才優勢。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大企業管理層次過多,管理中心下達的指令必須經過許多層次的接轉才能到達生產或業務現場,並且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產生誤差的幾率增加,經常出現信息失真現象。這就要求企業在必要的時候,要懂得輕裝上陣。

管理一家企業就像指揮一場戰役,先打哪裏,後打哪裏,必須要有清晰的戰略、正確的戰術、英明的現場指揮,同時還要有清晰的流程、嚴密的組織、科學的獎懲機製,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戰役的勝利。而這恰恰就是企業管理成熟度需要解決的問題。

企業管理體係的構建,必須以戰略及年度經營計劃的實現為準繩,如果離開了這個基本點,任何管理都是毫無意義的。

管理成熟度就像一支溫度計,它可以準確測量企業的健康程度;所以,了解管理成熟度並熟練應用其評價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及時發現經營過程中的問題、大大改善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