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執行到位的三大保障(7)(1 / 3)

“按時、保質、保量”是執行的核心。這三個指標,不僅要成為完成任務的標準、成為公司的企業文化,更要融於每個員工的心裏。如此才會自覺自願、自動自發,統籌好時間、質量和數量,然後有節奏、有步驟地去執行,以保證圓滿完成任務。

在工作中不乏這樣的人,平時看上去不錯,但是一旦麵臨重大的事情,尤其是需要付出比較大的代價時,就會退縮。其實,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能體現一個人是否稱職。而能夠在這個時候做到最好的人,往往也會贏得更多的機會,因為連這麼難的事情都能做好,還有什麼做不好呢?

※有變通才能徹底執行

一個善於變通的員工能夠主動將變通思維融入工作,以變製變,把問題處理得恰到好處,創造性地完成任務。而缺乏變通能力的員工則容易鑽牛角尖,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使原本可以解決的問題變成難題,最終影響執行到位。有一則叫做《牛角尖中的老鼠》的寓言,是這麼寫的:

一隻老鼠鑽到牛角尖裏去了。它跑不出來,卻還拚命往裏鑽。

牛角對它說:“朋友,請退出去,你越往裏鑽,裏麵的路越狹窄。”

老鼠生氣地說:“哼!我是百折不回的英雄,隻有前進,決不後退!”

牛角仍然苦口婆心地勸它:“可是你的路走錯了啊!”

“謝謝你,”老鼠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我一生都是鑽洞過日子的,怎麼會錯呢?”

不久,這位“英雄”便活活悶死在牛角尖裏了。

這就是典型的“鑽牛角尖”行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門心思跟事情“死磕”,結果往往是頭破血流,以失敗告終。

在工作上,是要執著,但是不要固執,不要做無謂的堅持,不要一條道走到黑。你要知道,身邊都是路,條條大路通羅馬,隻要你能換個思路,開拓腦筋,你就會發現成功在向你招手。

就拿打井來說,如果你在一個地方打井,卻一直不出水,這個時候如果你隻是告訴自己要堅持不懈,而如果那個地方確實沒有水,堅持不懈就是愚蠢的浪費。創新思維之父愛德華·德·博諾認為,通常人的思維是“縱向思維”,即沿著一條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逆向思維往往奇妙又簡單。

在商界,有一個著名的“賣豆子理論”。如果豆子賣得動,直接賣了,就能賺錢了;如果豆子滯銷,就分三種辦法處理:

一是漚成豆瓣醬,賣豆瓣醬。豆瓣醬賣不動,那就醃了,賣豆豉;豆豉賣不動,就加水發酵,賣醬油。

二是做成豆腐,賣豆腐。豆腐做硬了,賣豆腐幹;豆腐做稀了,賣豆腐花;實在太稀了,賣豆漿。如果豆腐賣不動,放幾天,賣臭豆腐,還賣不動,讓它徹底腐爛,賣腐乳。

三是讓豆子發芽,改賣豆芽。豆芽滯銷,就讓它長大點,賣豆苗;豆苗賣不動,讓它再長大點,當盆栽賣;如果還賣不動,趕緊找塊地,把豆苗種下去,灌溉施肥,3個月後,收獲豆子,再拿去賣。

如上所述,循環一次。經過若幹次循環,即使沒賺到錢,豆子的囤積也不成問題,到時候,想賣豆子就賣豆子,想做豆腐就做豆腐。

員工通過變通還可以開闊思維,活躍頭腦,提高個人執行力進而取得非凡的業績。

約翰剛畢業不久,進入一家公司負責與客戶洽談業務,開始的時候他覺得每個單子都要做到最好,單子沒有簽成他會有一種挫敗感,覺得自己能力不夠,無心進行下麵的工作。有一段時間他特別頹廢,他的一位長輩發現他有心事,就跟他聊天,他就把自己的心事說了,這位長輩說:“你為什麼總是盯著一個單子不放呢?為什麼不試著去尋找新的客戶呢?做生意談不成是很正常的,這家不行,就找第二家啊,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浪費在第一家上。”

約翰恍然大悟,發現生意場上,花大把的時間堅持不懈地追求一個難以企及的結果也許並不是件好事,會讓許多新的機會從你手中溜走。從此,他改變了自己的思路,開始不斷尋找新的客戶群,簽成的單子也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受到同事的敬佩和經理的重視。

工作中之所以許多人執行不到位,不是他們沒能力,也不是沒耐力、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動腦筋,他們習慣了千篇一律的運作——固定的思維模式,機械化的程序,而這種規範雷同的思維讓人無法脫穎而出。其實在很多時候,隻要你稍稍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結構,就會解決許多原本麻煩的事。唯有如此,執行才不會因為陳舊的思維而陷入僵化,也不會因為思路的狹窄而走入一片黑暗。

※找到好辦法,沒有什麼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