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仁慈之刃(1)(1 / 2)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刀。天下有很多江湖,江湖上有很多快刀。

但最快的刀隻能有一把,那把刀,如今就在王二狗的手中。

並非刀快,而是人快!

見過王二狗用刀的人都說:放眼整個中原,隻有王二狗,無論是切肉剔骨,還是西瓜雕花,都是最幹淨、最利落的那個。

被王二狗殺過的豬,死前的最後一個念頭都是:好他媽快,一點都不疼!

可王二狗心裏想的是:老子一人給整個後廚打雜,掌櫃的還不給漲工錢,人間正道何在!

抱怨歸抱怨,可他卻沒甩手不幹,因為,他打雜的長慶樓,是東京汴梁城最知名的酒樓,任誰一聽你是長慶樓的,首先禮敬三分,甭管你在裏麵是端盤子的還是刷碗的。

就好比混江湖的一聽對麵那和尚是少林寺的便肅然起敬一個道理——江湖隻有一個少林寺,天下隻有一座長慶樓。

王二狗本是江湖中人,在他五歲的時候,一位刀客路過他家門口,見他骨骼精奇,頓生愛才之心,就帶走了他。誰料還沒走出二十裏地,王二狗的爹、娘、大哥、二伯、三叔、四嬸、五舅、六姨等一群親戚就追了上來,將刀客以拐賣小孩的罪名扭送到官府。

辛虧縣太爺那天不糊塗,才讓這場鬧劇在一個時辰後收場。而王二狗的父母經此一鬧,也知道刀客並非匪類,而是江湖中鼎鼎大名的“斷刀大俠”,這才放心讓兒子隨他進山習武了。

一晃十五年,斷刀大俠有天忽然把二狗叫到麵前說:孩子,你可以下山了。

王二狗哭拜於地:師父,徒兒不走,我要留在山上孝敬您老人家!您看您現在瘦的,我怎麼忍心離開……

師父說:我就是覺得糧食不夠吃了才讓你下山的,你非得讓我餓死,是不?

王二狗回了老家第四天,爹媽就托七舅姥爺在汴梁城為他謀了份差事。誰也沒想到,工作竟然是在長慶樓,這讓王家在村子裏頗有麵子。

背負著父母的榮耀與鄉親們的期許,王二狗在長慶樓一幹就兩年。

他不敢顯露武功,不敢說自己是個刀客,更不敢提師父的名號——師父的臨別贈言就是:混不好我就沒你這個徒弟;哪天混好了,再說我是你師父。

師父是指著自己的臉說的這句話。

師父是冷酷的,刀客是無情的。師父說:有情的刀客,全都死在了無情的刀劍下。

王二狗一直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直到,發情的豬死在了他的刀下,王二狗才略有所悟:豬是有情的,王二狗的刀是無情的。

但被王二狗殺過的豬並不痛恨王二狗,因為它們死前根本體會不到絲毫的疼痛。後來,王二狗的名聲便在豬界傳揚開來,它們稱王二狗為“仁慈之刃”。

所有的豬都希望被賣到長慶樓,盼著割開自己咽喉的是那把仁慈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