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貓鬼藏棺養煞局(2 / 2)

劉鵬達同樣在看照片,即便他閱曆豐富,此時也不禁打起了冷顫:“邪門,真是太邪門了。唐先生,我們家怎麼會有這個東西?是不是有人要害我?”

唐八角沒有回答劉鵬達,而是自顧自的開口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貓鬼藏棺養煞局’,一種專門用來害人的邪術。”

說起“貓鬼藏棺陽煞局”,在這裏就不得不先提一下貓鬼了。

貓鬼,亦稱貓蠱,巫蠱中動物蠱之其中一種。

煉製貓蠱極其殘忍,要先將產崽兒的母貓用棺材釘釘住四肢,母貓吃痛,慘叫不止,這時再把剛出生的小貓當著母貓的麵兒活活掐死,母貓受到刺激掙紮更甚,嘶如夜梟,最終血盡而亡,變成貓鬼。

傳說蓄養貓鬼之人有專門的儀式和咒語,而且被殺的貓必須是第一次產崽兒的老貓,年數越長越好。

此後每當子夜,蓄養之人都要祭祀它。之所以選擇子夜,是因為“子”的屬肖是鼠,此時祭祀含有把鼠獻給貓的意思。

這種祭祀絕不可以間斷,需湊足七七四十九個數,否則蓄養之人就會遭到貓鬼反噬。

貓鬼蓄養成功後,蓄養之人就可以放它出去害人了。

被害人據說先是四肢像針紮一樣疼痛,繼而這種症狀遍及軀體,最後到達心髒,當心髒出現針刺感時,被害人就會吐血,日漸瘠弱,最終血盡而亡,而被害人的財產,則會神奇的轉移到蓄養之人家裏。

據聞“貓鬼”最盛行的時期為隋朝,而曆史上對貓鬼害人記載最真實的就是發生在隋開皇年間的“獨孤陀”事件,這個事件記載於《隋書》和《資治通鑒》中,可信度相當的高。

不過,隨著曆史的洗煉,這種蓄養貓鬼的方法逐漸失傳,大概在明朝天啟年間,有一位落榜書生因其妻子與縣太爺通奸,心懷怨憤,奈何手無縛雞之力,後來偶得殘本《巫隋錄》,細研之下,靈感大發,結合書中其它巫法,終使其怨憤得以宣泄,這便是“貓鬼藏棺養煞局”最初的由來了。

以貓化鬼,棺藏之,內入屍油,殄文與契,貓鬼不得解脫,煞氣日重,叩擊衝棺,血弑飼主家兒老小。

棺材上貼的符應該叫作養煞符,而製作養煞符最關鍵的材料便是對頭的頭發。

頭發乃血之餘,腎之華。把頭發燒成灰,其中調入狼牙粉、棺木屑、老鱉血等等,這樣才能繪製出養煞符。

貓鬼在養煞符的刺激下,一旦叩棺,便會將發灰上泄露的氣息誤作為飼主,凡是與其沾親之人,均會遭遇慘死。

惡毒,真是太惡毒了。

這究竟是誰幹的?簡直就是要把劉鵬達一家趕盡殺絕的節奏啊!不過……

唐八角心有所惑,立時在掌中起了一個奇門局。

開門為生殤,落兌七宮,生助坎宮,臨生門但克宮,雖有人和卻難遂願。上乘騰蛇凶神,又主變化不定,天英小凶被囚,說明有貴人相助。

貴人相助?

唐八角眉頭一皺,深思片刻,隨即了然。

怪不得劉鵬達能活到現在,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