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隊朝哪個方向走,生火做飯的鍋樁尖必須正對這一方向,燒柴必須一順,切忌燒對頭柴。
開飯時,馬鍋頭坐在飯鑼鍋正對麵,麵對要走的方向。
大鍋頭第一個添飯,添飯時平平地稱添最上麵一層,忌諱挖一深洞。
添完飯,勺子要平放,切忌翻過來。
吃飯吃得快的人隻需洗自己的筷子,最後歇碗者要洗碗洗鑼鍋,鑼鍋不能翻撲,翻了就是犯諱。
等等等等,韓易剛來,第一項就是學習這些規矩,他們把韓易當做戰亂無家可歸的落難之人,這種環境下,沒有人會懷疑一個孤單的身影,沒有人會考慮他的身份,試想,連飯都吃不上的時候,誰會去想其他的事情,所以,但凡加入馬幫,一路上,吃喝管夠,而且也算的豐盛,反正韓易感覺,要比自己當時在易鼎村吃的好。
馬幫在路上,大部分時間過的是野營露宿的生活。一般天一發亮就爬起來從山上找回騾馬,給它們喂料,然後上馱子上路。
中午開一次“梢”。“開梢”就是吃午飯的意思,也就是打個酥油茶,揉一點糌粑吃。
當天色昏暗下來的時候,馬幫都要盡力趕到他們必須到達的“窩子”,在那裏才好“開亮”。
開亮就是露營。他們要在天黑前埋好鑼鍋燒好飯,卸完馱子,搭好帳篷。
每天的打野開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飯的做飯,搭帳篷的搭帳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輪流著做,以免不公平。
這都是一些最普通的工作,韓易當時在易鼎村的時候,一切都做過,輕車熟路。
但是,無論是誰,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諱,就要挨一頓數落,還要出錢請客打牙祭,嚴重的就逐出馬幫。
馬幫就是靠著這一係列規矩,將這個團體越做越大,其實他們並沒有一個特殊的機構管理,隻要你夠義氣,守規矩,你都可以稱自己為古道馬幫,為的就是這種名氣,為的就是信譽。
可是,但凡你稱作古道馬幫,都要做好一年一次的收租。
雖然不會去日常管理,但古道馬幫也有一個總舵,其中不乏武道高手,他們遊曆在九州大地,每次走過一個地方,都會到所在地的古道馬幫收取這一年的租子,因為古道馬幫這個名字也不能白用。
當然,他們每次收租,都會有自己的憑證,古道馬幫有自己特殊的標誌,雙頭馬。
所以,古道馬幫也被江湖稱作雙馬幫。
傳聞創始人正是靠著兩匹馬起家,一路成長到現在,成為九州之中最大最講信義的馬幫。
所以,即使那些打著古道馬幫名號的小組織,即使他們每年都會被遠道而來的馬幫高手收租,但是他們也依然願意,因為古道馬幫押送,整個道路暢通無阻,除非你能做的神不知過不覺,不然古道馬幫一定會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