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散心(2 / 2)

唯一的不便之處就是陽光會透過樹枝的縫隙,在你的眼前閃耀,讓你看不清前麵的路況。

邊騎邊走,反正也沒什麼事,王俠準備買上兩件新衣服,好好的吃一頓,再放鬆一下好調節心情。

走到步行街旁邊一條比較偏僻的小街時,左顧右盼的正好看到廚窗裏麵已經掛上了最新款的秋裝,王俠一眼就看中了一件粉色的大衣,這運氣可真好,能一眼看中就是緣分。閑著也是閑著,停下車子進去試衣服。

店員這個時間還是很清閑的,一個個懶散的坐在椅子上看手機玩遊戲外加聊天。

本就有心事的王俠,邊試衣服邊聽她們幾個人閑嘮。正好手機裏放到一段被稱為“故宮男神”的王津的故事。

故宮博物院的鍾表收藏居於世界首位,現存一千餘件鍾表,代表著18—20世紀初世界鍾表發展的最高成就。不同於普通的陳設品,鍾表還有計時的功能,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傷在所難免,需要專業的修複工匠進行改造、維修和保養。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皇宮,鍾表匠人卻始終留在紫禁城內,鍾表的修複技藝,是唯一在故宮裏一直綿延下來,沒有斷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津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代鍾表修複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

王津的曾祖父曾經在故宮管理清軍的後勤,爺爺曾任故宮圖書館館長,小時候,他常來找爺爺玩耍,對故宮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也許,緣分早已注定。16歲,稚氣未脫的少年正式走進這座幾十倍於他年齡的深邃宮殿,安靜地坐在修複桌前,擰緊鬆掉的螺帽,擦拭生鏽的發條,調整傾斜的齒輪……他被後來成為他師父的馬玉良先生一眼相中,從此留在了鍾表組。而他在鍾表的嘀嗒聲中,一坐,就是近40年。

修表,最需要的是耐心與細心。“故宮博物院藏的鍾表都是精品、孤品,我們一輩子可能隻修複一次,碰上了就是緣分,不管花多大力氣也要把它修好。”

與其他文物修繕不同,鍾表修複這門手藝最為獨特的地方在於,“表得能動、能轉,這才叫修好了。”幹活兒最麻煩的就是碰上軟毛病——所有工序都完成了,但裝上就是不走。這就得拆了重新檢查,有時候一個小毛病能琢磨上幾天。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需要修複的鍾表從庫房中運出,除塵、拆卸、修複、補配,為這些精美絕倫卻又脆弱破敗的古董吹去百年的塵土,讓它重新煥發光彩。世界滄海桑田,這些鍾表的主人和他們的王朝已經一起煙消去散,可當那小小的、精巧的指針又開始“滴答滴答”地走動,時間仿佛重新開始流動,過去和現在連結在了一起。這份美妙的感覺讓他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