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計平蜉蝣島(2)(1 / 2)

巧迫皇親退賄銀(一)

清朝光緒五年九月的一天,山西平陽(今臨汾市)知府林風官在書房寫字。家仆林興領著一個人匆匆進門。來人是奉使大臣、戶部尚書閻丹初的親隨,他將一封信交給林風官,有些詭秘地說:“洪洞縣黃康揮霍庫銀一千二百兩,已被下獄了。”林風官聞言一驚,急忙拆開信,看著看著,他的眉頭皺緊了。數日前,奉旨稽查山西救濟事務的閻丹初來到平陽,閻丹初喜好書法,和素稱“本朝書法四名家”之一林風官是好朋友。兩人閑談中,林風官說府衙決定秋後治理汾河,但治河銀子尚不足數,想請閻丹初帶些寫好的字,回京後差人送到“硫璃廠”賣些銀子。他的話未說完,林興一旁插言說:“怪不得您這幾天起早拉黑的寫字,原來想代黃康交銀子啊。”他看了閻丹初一眼,又有些氣憤地說:“治河銀子各縣都送來了,唯有洪洞縣知縣黃康頂著不交。氣得我家大人病了好幾天。這樣的狗官不該幫他。”林風官訓斥他一句說:“賣字是為了治河,不是幫黃康。”說完苦笑著歎了口氣。聽說林風官被黃康氣得生過病,閻丹初有些惱怒地說:“黃康數年前在京城任四品職,因為目無上司,被一貶再貶貶到洪洞縣。修河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官庫所儲銀子在動用之列,他為何要抗著不交?欺負你這樣寬仁大度的上司,實在可惡,等我去查查的他庫儲再說。”林風官隻想他是隨便說說,誰知在洪洞縣果然查出事來。閻丹初要林風官立即去洪洞縣,一起公審黃康後將他就地正法。林風官雖然心中對黃康有氣,但對說他揮霍庫銀的事卻十分懷疑。黃康勤於政務和體恤百姓,在洪洞縣可謂有口皆碑。再說官庫管理甚嚴,自己揮霍誰敢打儲銀的主意?他越想越覺得事情蹊蹺,安排了衙內事務,跟著閻丹初的親隨急忙去了洪洞縣。洪洞縣衙門前跪了不少百姓,大家不知京中大吏因何逮了黃知縣,都來為他求情。林風官好言勸慰他們各自回家,匆匆進衙去見閻丹初。閻丹初一見林風官的麵,氣哼哼地說:“難怪黃康拿不出治河錢,縣衙庫儲的銀子全被他揮霍了。”他將黃康的供詞交給林風官,又說:“此處百姓太窮,一年裏每戶才花費三、五兩銀子。黃康這該死的奴才,一次揮霍一千二百兩銀子,不殺他對不起一縣百姓。”林風官看了黃康的供詞,見他承認揮霍官銀,卻沒說明是如何花費的,覺得應該再勘問一下。經閻丹初允許,林風官先去黃康的住處看了,見他妻兒穿著十分簡樸,家中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特別聽他妻子講黃康從來不沾染女人,為了省錢一月前連酒都戒了的事,心中更加疑惑。他要林興到衙前酒樓買了幾個菜,又買了一瓶洪洞縣特產的“玉堂春”酒,去大牢探望黃康。黃康見林風官來看他,雙膝跪在地上說:“黃康揮霍了庫儲銀子,交不出治河款才編造理由頂撞大人,欺負您這樣仁慈的上司,我該死啊。”說著話淚如雨下。林風官將菜擺下,為黃康斟了一碗酒說:“聽說你為省錢戒了酒,事到如今,就破了戒吧。”黃康謝了一聲,喝下這碗酒說:“黃康挪用官銀,本想全家節衣縮食,悄悄省錢補還,可惜……”林風官點點頭,低聲問:“我已查明你在外沒有女人,也沒什麼大花費,這麼多銀子到底做了何用?能否對老夫一談?”黃康搖搖頭說:“大人不問也罷。”他長歎一聲,又說:“不說出來我黃康一人服刑,說出來隻怕要舉家遭難啊。”林風官一愣,低聲說:“老夫年過花甲,也不是賤口之人,你但說無妨。”黃康猶豫再三,他感激林風官誠心來探監,終於說了出來。黃康說今年八月初,當朝內務總管.體仁閣大學士恩承因事路過此地,他滿麵怒色住進驛館,頭一天外出打獵,馬踏快成熟的莊稼,鞭打無辜百姓,在商行、酒樓胡亂折騰,還為驛館掛欠帳三百多兩銀子。驛丞聽他罵著說還要在此住半月,當夜來找黃康商議,黃康知道恩承征戰半生,脾氣暴燥,若惹惱他什麼事也做得出。為了一縣百姓免受騷擾,強壓怒火,取出庫內一千二百兩銀子,先用二百兩買通恩承的手下人,請他們勸恩承離開這個窮地方,又給恩承一千兩,賠著笑臉將他送出洪洞縣境。聽了黃康的哭訴,林風官怔了半天,恩承路過此地時本來是先進了平陽府衙門,他見了林風官,開口就下令為他寫字。林風官看不起他蠻橫無理的樣子,借口胳臂疼無法提筆推辭。未想到他離開府衙,卻把胸中的氣惱撒在平陽治下的洪洞縣。黃康見林風官沉思不語,淒楚地笑了笑說:“挪用這麼多官銀,黃康自知該死,隻是頂著貪官之名,死不瞑目啊。”林風官說:“你為百姓免受騷擾才挪用官銀,老夫自會替你開脫。但咱不能便宜了恩承,得讓他將髒銀吐出來。”說罷,起身要走,黃康一把拉住他,說:“恩承一介武夫,心狠手辣,若知我送了銀子又告發他,準會派黑手將我一家老小斬盡殺絕,大人還是讓我一人抵罪吧。”林風官想了一會,說:“待老夫先找閻大人為您求情吧。”他囑咐獄卒要善待黃康,匆匆走出大牢。林風官與閻丹初交厚多年,知道閻丹初為人耿直又嫉惡如仇,回到衙內,將黃康挪用官銀的實情悄悄地對閻丹初講了。求他將黃康放出獄。閻丹初皺著眉想了半天,說“知縣年俸四十五兩銀子,按律條貪汙超十倍者判斬立決。黃康用官銀行賄,與貪汙無異。你讓我用何理由饒他?”林風官說:“他行賄是為了百姓免受騷擾,情有可願。”閻丹初說:“為百姓行賄可恕,但挪用官銀難饒。若開了此例,豈不壞了吏風。”閻丹初一定要治黃康的罪,林風官再三求情。閻丹初被他纏得無法,沉思片刻說:“看在你我交情的份上,我網開一麵。你且代黃康借上這一千二百兩銀子,就放他出獄吧。”林風官聽了此話有些惱,帶著氣說:“一個縣衙門,大小吏目加上雜役力差不過百人,這些人全年俸銀不足一千兩。你讓我去哪裏借這麼多銀子?你既為禦前大吏,有狠勁該去彈劾恩承,對地方官不能如此無情。”聽了林風官言辭激烈的話,閻丹初苦笑著拉林風官坐下,低聲說:“你認為恩承是什麼人?他是慈禧太後的叔叔啊。”見林風官驚得張大了嘴,又說:“我閻丹初最恨仗勢欺人之徒,也彈劾過不少貪官汙吏。然而,對恩承這樣身份的人,一千二百兩銀子能扳倒他?誰不知恩承心狠手辣?若扳不倒他,豈不召來麻煩?黃康行賄之事既不敢公開,挪用的銀子就得補齊。官銀出入庫有帳,誰敢說朝廷明日不另派人來查?老兄不要難為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