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卻兵匪
東安縣與廣西資源縣接界,兩縣間處處是高山峻嶺,自古兩地官府不願涉足臨界處。去年冬天,張獻忠的一支農民軍由此地進四川時,不少潰軍在山中住下來,他們不時地下山搶掠,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被百姓們切齒罵為土匪。斜眼狼不知何時與他們有了勾結,他在縣衙金庫挨打後,派人去山上送了信,引來一支土匪要搶銀子,他們殺進縣衙,聽說趙士亮帶著銀子住到大江口村,立刻又追到這裏來了。趙士亮見土匪在挨門挨戶搜查,怕搜到此處銀子有失,覺得應該把他們引開,他想了想,低聲對李賢文說了幾句,三人悄悄地開門上了大街。大街上有幾個土匪剛從一農戶出來,李賢文向他們吆喝一聲說:“知縣和一群衙役帶著銀子向江堤上跑了,快招呼人追啊。”說完帶頭向南跑,他邊跑邊喊,趙士亮和王昱緊跟著他向前跑,街上土匪吆喝著同夥,等他們集齊人追出村時,趙士亮三人已經跑上大堤了。土匪們追上江堤,卻不見了趙士亮三人,他們見江中無船,正在四處尋覓,卻見趙士亮帶著一群民工,人人手持大鎬鐵鍁向這邊衝來。原來趙士亮三人跑上江堤,立刻順著崖溝向村裏跑,他們想招呼民工們一同打土匪,還沒進村,就遇到李楓和三遷領著民工衝出來。斜眼狼一見趙士亮的麵,高擎著一把刀,吆喝著土匪殺過來,正在這時,又見幾個衙役領著一群民工從野地裏殺過來,民工們一邊跑一邊吆喝,土匪見自己人數不多,又聽村東響起鑼聲,順著江堤向資源方向逃跑了。民工們打跑土匪的事令趙士亮心中一動,他說:“以前單憑衙役打土匪,吃了不少虧,這次咱要組織起來,大家齊心打土匪才是辦法啊。”他要李楓和三遷將大江口鄉的民工編排成隊伍,又讓衙役去各駐地組織民工,一名衙役提議找些銅鑼給各鄉民工,規定出指揮信號,讓人們聽到信號一齊出來打土匪,趙士亮稱讚這個主意好,吩咐衙役們立該依照此法辦理。銅鑼信號剛定好,王昱有些憂豫地說:“兵、匪、惡人們都盯上這些銀子,我意趕快給民工發下去,免得夜長夢多。”趙士亮還沒說話,李賢文說:“不可不可,民工們如今都知道朝廷亡了的事,先發了銀子,幹活誰還肯賣力,若有人拿人銀子回家去,咱又有何法讓他們回來呢?”趙士亮點點說:“此言也不無道理,如今我無職無權,指揮修堤已感到吃力,銀子還是後發為好。”李賢文說:“隻要咱三人守住機密,銀子藏的地方,絕不會出事。”第二天,趙士亮正在堤上督工,一名衙役匆匆來報,永州知府愈之勃率一隊兵士來了,趙士亮叫著王昱急急回村,他見李賢文引著愈之勃正要進臨時縣署門,忙高喊一聲,跑上前去,將俞之勃引到另一幢房屋裏。王昱在後邊追上來,俞之勃一見到他,“喲”了一聲,說:“王大人,你怎麼在這裏?”王昱點點頭,拉長著臉說:“亡國的事看來你是知道了,怎麼?還想來調銀子?”俞之勃尷尬地笑了笑,揮手讓屋內閑雜人等退出來,又示意李賢文將門掩上。趙士亮不等俞之勃開口,說了幾句汛期前必須修好江堤的話,勸俞之勃不要打這裏銀子的主意。俞之勃搖搖頭,說“我調縣衙銀子時,剛聽到亡國的消息,不敢公開說出來是怕亂了民心啊。”他將身子向前靠了靠,低聲說:“去年張獻忠攻打衡陽時,桂王攜家逃到永州,張獻忠來攻永州,桂王帶著大兒子不知逃到何處去了,將王妃和十歲的小兒子藏在百姓家,今年初春我來永州上任,王妃同這小兒找來住在府衙中,如今皇上死了,亂世無主。我想擁立桂王的小兒子為監國,號令我朝人馬勤王,光複大明。調銀子是想用來充做軍費啊。”他歎了口氣,又說:“您二人若有意助我,也決不失封王封候之位。”王昱聽了俞之勃的話,沉思了好一會,他詢問趙士亮的意思,趙士亮搖搖頭說:“俞大人有光複大明的雄心,令人欽佩,但不管誰當皇上或做監國,也得讓老百姓活命啊。修完江堤,我隻想回老家去。”俞之勃看了王昱一眼,點點頭,又向趙士亮靠近一步說:“士亮兄,你如今已不是一縣之主了。離家兩千餘裏,路上還挺難走。這樣吧,你多帶些銀子,我派一快船送你,沿湘江而下,走運河,保你平平安安回到山東老家。”趙士亮搖搖頭,說:“多謝俞大人美意,但我已許諾百姓,帶領他們修好江堤再離去。”他的話說完,王昱說:“俞兄,我反複考慮,你扶桂王的小兒子為監國的事不妥,如今各省均有皇親族人為親王,誰也不會聽一名親王十歲小兒的話。再三權衡,這些銀子還是該用到修江堤上啊。”俞之勃反複勸說趙士亮獻出銀子,隨他去永州,但趙士亮堅決不答應,王昱在一旁也幫趙士亮說話,勸說了半天,他不由得焦燥起來,起身推開門,指著門外說:“我與二人有同僚之誼,才苦口婆心勸你們,你二人再固執下去,我帶來的這些兵士可不會答應啊。”趙士亮輕輕一笑,起身拿起一麵銅鑼,走到門口說:“你帶來的兵士不答應,我也問問百姓是否答應。”說完,就要敲響銅鑼。一直站在俞之勃身後的李賢文一見趙士亮要敲鑼,高喊一聲“慢”,回頭對俞之勃說:“俞大人,這就是你的不是了。這些銀子是修堤民工的工錢,怎麼能讓你拿走呢。”他看了趙士亮一眼,又說:“趙大人這鑼聲一發信號,立該就有幾十麵銅鑼打響,頃刻間成千上萬的民工就會衝過來。你帶來的這幾十個兵士管啥用?民工們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他們了。”俞之勃聽了這話一驚,尷尬地笑了笑說:“既然趙大人不思光複大明,俞某也不好強求了。”他向王昱拱了拱手又說:“王大人,我且回去,您若有去永州之意,我隨時恭候。”說完,帶著兵士們走了。看著俞之勃去遠,王昱有些擔心地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想。這些銀子在這裏太招眼了。”趙士亮說:“為今之計,隻有督促民工日夜苦幹,早修好江堤,趕急將銀子發下去,我也可安心回老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