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泰國邊境(2 / 2)

晚上,彬力和幾個公司裏的經理,代表老板為眾人接風,在酒店的沙灘花園裏,訂了一桌泰國菜,一張長行的桌子蓋著花綠的桌布,上麵擺滿了泰國特色的佳肴:龍蝦沙拉、肉骨茶、海鮮炒飯、冬蔭功湯……

彬力本來想著招呼眾人喝酒,不料高曉和幾個戰友,還有黃皓霖都以還要辦事為由而拒絕了。當場弄了個大紅臉,最後隻好跟幾個公司的經理喝了起來。

飯後高曉和戰友們經過商量,決定由彬力安排他們進入金三鎬。

彬力了解完他們的計劃後,表示弄幾顆罌粟並不難,根本不需要他們親自進入,眾人聽了,都有點驚訝。

據彬力介紹,他的堂哥便在邊境有渠道可以拿到,隻需要他們準備好錢,在金三鎬境外接頭就行了。

看著對方誇下海口,高曉和戰友們心裏都留了一手,靜觀其變。

翌日一早,彬力便帶著高曉幾人,從曼古去了清賣,再從清賣轉移到了美思樂。

泰國的北部,與金三鎬接壤的地方很多,其實在金三鎬範圍上來講,曆史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位置。

金三鎬到底有多大?嚴格地說,“金三鎬”有多大,包括哪些區域,呈什麼形狀。

在不同的人,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看法和結論,有的是從不同勢力控製範圍來劃分,有的是從罌粟種植的地區來劃分,還有的則將毒品生產、加工、屯集和販運區域都包括進去。

所以隨著地方勢力控製區域的變化,和罌粟種植區域的變化,或隨著對販毒態勢分析觀點的變化,“金三鎬”的範圍是不斷變動的。

而當時的美思樂,是泰國北部山區一個華人聚居的村落。臨近當時的販毒核心。

有人說它是泰國的“雲南村”,有的說它是泰國的“春城”,也有的說它是泰國的“小中國”。不管是何種稱謂,都賦予了美思樂一種中國淵源。

美思樂的居民是由當年中國大陸解放時,國軍第 93 師撤退至此的殘部及其眷屬與後裔所組成的部落,因此這裏保留了濃厚的中國味道,當地學校以國語授課,居民也以普通話交流。美思樂居民以種茶為主,茶園很多,還有數家製茶工廠,頗具規模。

美思樂聲名遠播,是因為那裏聚居著原國民黨九十三師的後裔,他們大多祖籍南疆。隨著歲月的流逝,那段充滿悲酸的曆史沉澱為一份記憶,成為今日美思樂向遊人述說的一個故事。

眾人到了美思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彬力安排眾人住進了一家民居,便找接頭人去了。

高嘵眾人雖然以前都打過仗,但畢竟也是人,經過了一整天的舟車勞頓,眾人都頗感疲乏。

民居婦女準備了一桌可口飯菜,讓眾人吃。阿敏拿起筷子便要下口。

大華抬了抬手,示意先別吃,等民婦出去之後,大華才從衣兜裏拿出了一遝試紙,往飯菜裏蹭了蹭。

“可以吃”,大華弄完說道。

阿敏心裏不禁佩服,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