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玉葫蘆的秘密(2 / 2)

朱載垕在裕王邸生活了十三年,這段經曆,使他較多地接觸到了社會階層的各個方麵,了解到明王朝內外的各種危機與矛盾,特別是嚴嵩專政、朝綱頹廢、官吏腐敗、"南倭北虜"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內憂外患使他繼位後關心朝局。正是在這個時期,一代名臣張居正登場。

明穆宗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心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內外得到大治,史稱隆慶新政。 但後又因沉迷媚藥,導致荒於政事,在位6年後,因病去世,享年36歲。

彭蔚推斷,這很可能是與隆慶即位後,糾正其父的弊政有關,他即位後馬上將之前以言獲罪的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撫恤並錄用其後,方士全部付有司論罪,以前的道教儀式全部被停止,這位都察院禦史很可能便是前朝的犧牲品。

一個星期後,黃皓霖帶著張月廷又來到了彭蔚家,兩人聽完彭蔚的分析後,也覺得挺有道理,但如今這個玉葫蘆是否就是明朝那個抄家提及的玉葫蘆便不得而知了。

過程中兩人聽彭蔚介紹了許多曆史方麵的知識,也是受益匪淺,當說到錦衣衛的時候,張月廷更來了興趣,以前總是在小說裏聽說,對於這麼神秘的一個組織,自己一直也有著許多的幻想。

錦衣衛,是明朝的一種軍隊製度,在開國時由朱元璋設立,後又被廢除,在明成祖朱棣時又被恢複,結束於明末的咒水之難。

錦衣衛起初是皇帝的儀仗隊,相當於當今的三軍儀仗隊,後被皇帝賦予了極大的權力(抓捕、審訊),能夠繞開當時的三法司直接執行特殊任務。

衛,是明朝的一種軍隊單位,由五千多人組成的一個駐所稱為衛,下麵的編製還有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所謂的天津衛正是這個意思。與當時的三廠並稱為三廠一衛的特務機關,三廠即東廠、西廠和內廠。

錦衣衛負責偵查國內外情報,直接對皇上負責,擁有逮捕任何人,並進行秘密審訊的權利。

東廠主要職責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

西廠與東廠權力職責類同,但更偏向於刺殺皇帝的信息收集。

而內廠的任務則是牽製錦衣衛、東廠和西廠,防止它們三個機構相互勾結。

在表麵上,權力最大的是錦衣衛機構,因為其先有為大。實則不然,錦衣衛在執行任務上,除了奉皇帝密旨可以直接抓人辦事外,其自主行動仍然需要出示及辦理許多手續,才能達到目的。相比於東廠的實權,差距巨大,例如錦衣衛向皇帝彙報仍需要提起奏折,東廠則可以直接麵聖口頭彙報。錦衣衛抓人時需要和當地的行政機關對接確認後方可抓捕(下層官員及民眾則不需要),更多體現出的是一種工具性質,而東廠對於中上層的官員往往更多的是權勢政治的鬥爭。所以錦衣衛的地位低於東廠。

從結構上來說,三廠的人員都可以從錦衣衛裏調撥,一個廠務機構人員是不是錦衣衛出身其實並不重要,區分東廠與普通錦衣衛的唯一標識是東廠專門配置的“繡春刀”,這相當於皇帝禦賜給東廠人員的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

在屋裏,兩人聽得都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