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中國北方最寒冷也是最富裕的地方。這裏有森林煤礦遍地沃土。清末民出軍閥割據,如今東北三生表麵屬於國民政府,實則由林大帥統治,好在林大帥其人雖為軍閥卻是個儒將,林家更是書香世家,林大帥不僅文治武功更兼愛民如子。所以雖是亂世東北的百姓卻能安居樂業。林家也更受百姓擁護。
東北林府的書房內,林大帥正在和東北的將領們商議軍國大事。隻見桌子上鋪著一張軍事地圖,儼然就是中日交界的地方。自從日本人占領朝鮮後就對東北虎視眈眈,不止一次的製造矛盾好尋找理由入侵東北,雖然每次都被中國守軍巧妙化解,且東北守軍防備極嚴,日本人組織了數次偷襲都無功而返。林大帥眉頭緊鎖,語氣深沉的對一幹心腹說:前幾天武田治野給我送來一封密信你們都看看吧。
隻見信上寫到:宗年兄,當年劍橋一別已二十載,兄之音容笑貌,時刻簡在弟心,今聞兄掌管東北,英名赫赫,為一方封疆大吏,治下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繁榮富裕為民國中央政府所不及。聞兄有如此功績弟不勝欣喜。
兄熟讀史書,融貫古今,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本一脈相承。自清朝末年,中國社會就存在巨大危機。今雖建立民國但軍閥割據中國國力微弱難免會被西方列強所殖民。弟思及此處每每痛心不已,無法自持。而我日本自明治天皇維新以來,勵精圖治,軍事工業今已趕超英美。成為亞洲第一強國。中國有句古話良禽擇木而棲,例如明朝末年中原混亂,清朝崛起,洪承疇,鄭芝龍,吳三桂等棄明降清。兄英明神武,為一代豪傑,何不棄暗投明,與弟一起為天皇效忠,共建大東亞共榮。若兄有意望來東京一唔。弟翹首以盼兄之到來。
弟武田治野拜上林大帥麾下眾位將軍看完此信紛紛議論不停。林大帥冷笑一聲道:“說是有心約我見麵會晤,說了一大堆放屁的話,無非就是想勸老子投降,共建他們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哼區區彈丸小國竟敢如此大大放厥詞,當我林家是好欺負的。我中華如今雖積弱積貧,但我林家世代為國效忠戰死沙場,怎會投降與他,武田治野真是白日做夢。”說完大帥氣的便不再言語,此時林家資格最老,輔佐林大帥一生的林家將領孫大彪出言道:“大帥,我等自是跟隨大帥,絕不投降日本,隻是老夫以為武田治野這老狐狸來的這封信大有含義一是勸降自不必說,更多的恐怕就是試探了。”林大帥忙問“以孫叔父所言,他在試探什麼。”孫大彪深思片刻道:“日本人狼子野心依賴試探您有無投降的可能,二來試探我東北實力如何。您要盡快給他回這封信,既要向他表明我東北不害怕與他日本人開展,但也要注意隱藏實力,我東北這些年秘密發展軍工,很多方麵已不比日本差,但在沒有摸清日本的軍事實力之前我們一定不能暴漏自己的實力,過早的暴漏給日本人到還罷了,更可怕的是若是國民政府知道我東北的真實情況,那就不妙了。委員長定會視我東北為心腹大患的,到那時我們就內外兼憂背腹受敵了。”聽完孫大彪的話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隻見林大帥回信曰:武田將軍,你我中日兩國之別何以稱兄道弟,本帥疑惑不解。至於效忠天皇,本帥年紀漸長一時想不起天皇何許人也,還望見諒。我林家世代鎮守邊疆,滿門忠良,今國家雖不及古時強盛,內憂未解,外患頻頻,但我林家生為中華之人鎮守國土,死亦為中華之魂。東北三省若有背棄國家者當軍法處置,林家之中有賣國投敵者便非我林氏子孫,人人得而誅之。
林宗年眾位將軍議完事便紛紛散去,加強警備,自是不提。此刻獨留林大帥與心腹大將孫大彪在在房中。隻聽林大帥一聲歎息便不再言語。愁眉難解。孫大彪笑道:“大帥也不必太過憂慮,日本雖強但我東北也不弱,何況日本彈丸小國資源人力都不及東北,若真開戰,我們最少也會有五分勝算。”張大帥搖頭道:“和日本開展到不是我最頭疼的,以目前的情況看日本也未有十足的把握,沒有個三年五載的本帥覺得這仗還打不起來。本帥已經五十多歲了是在為林家的未來憂心不已呀。”孫大彪不解的說:“大少爺足智多謀,二少爺驍勇善戰,三少爺雖無心軍事但也不是凡人可比,大帥有何擔心呀。”張大帥苦笑道:“別人不敢說張叔父也糊弄我麼。大少爺雖足智多謀但心底太軟,做個軍師也就罷了。二少爺驍勇善戰但卻莽撞大意,思想簡單,領一團一師還行。三少爺心思都在他那油畫上。不提也罷。他們三人都不堪為我林家之主。若在太平盛世也就罷了。做個普通富貴之人未嚐不好。可如今亂世,林家後繼無人,若我哪日有個意外。林家如何,東北的又百姓如何。每每思及此處我都難以入睡呀。”孫大彪聽了張大帥的話略微思考了片刻:“既然大帥沒把老夫當外人,那老夫也就不揣著明白裝糊塗了,大帥的話說的不錯,三位少爺,若在太平盛世一定各個都是人中英才,定能將林家發揚光大。但如今亂世,若是將林家交到他們手中,林氏別說是光大了,恐怕危矣。”林大帥聽了此話更是眉頭緊鎖。道“如此也隻能在族中選出能繼承我林家之人了。”孫大彪閉起眼睛搖頭道:“族中之人還不如三位少爺呢”張大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歎息道“難道我林家就無法在這亂世立足了嗎?”孫大彪笑道:“大帥,您就別揣著明白裝糊塗了,小輩中唯有一人可擔當林氏重任。”林大帥麵上疑惑了片刻道“難道你說的是她,可她是女子,更何況才十七歲”孫大彪正色道大帥:“漢朝的呂後,竇太後,唐朝的武則天,清朝的孝莊太後,哪個不是女子。曆朝曆代都有女子主政,有的甚至達半數以上。大小姐允文允武,不僅對行軍打仗頗有見地,而且極具謀略,更難得的是她的心智老夫此生罕見。恕老夫直言大小姐身上頗有史書中記載的武則天的風範。今逢亂世林家正需要這樣的人帶領。”林大帥突然麵情緩和了許多道:“恵雅確實巾幗不讓須眉,頗有當年夫人的風範,她出生時天上五彩祥雲似鳳凰一般,還來了個瘋和尚說她命格極貴若在古時必能母儀天下。可是若讓她成為我林家的少帥,別說眾位將軍,就是林家族中也無人能服呀。”孫大彪毫不在乎的道:“自古以來就沒有現成的太子成為明君,亂世出英雄,一切順其自然吧”林大帥點頭稱是,心中雖然不真的認為十六歲的恵雅能真的成為林家的家主但也舒坦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