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手術成功(1 / 2)

轟走之後,手術室內除了手術室醫生之外,隻剩下包括布魯斯張輝李曉明之內的五個醫生。

另外兩個醫生有一個是老外,進門後一直沒有發表意見。另外一個則是看上去六十多歲年紀的老醫生,進門以來他也沒有發表過意見。

蕭峰閉著眼睛,一邊養神一邊說:”我的方案就是布魯斯的方案,接下來換心髒。大家討論一下具體的手術方案吧。布魯斯,你來闡述一下方案的基本原理。“

布魯斯點點頭,說道:”換心髒其實不是一個太難的手術。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心髒移植過程其實很簡單。腦死亡者的心髒可以被完整的切下,經過細心修剪,再在原來的心髒位置的殘餘部分進行心房吻合,大動脈吻合,然後恢複心髒的供血,這就叫做’原位心髒移植‘,但是,人不能夠沒有心髒。一旦發生排斥反應或者感染,患者的心髒功能受損害時就會有生命危險。這是心髒移植病人頭三個月內容易死亡的主要原因。不過現在手術後的監護、護理技術已經成熟。抗排斥藥物的應用也日趨成熟。在我們米國,每年接受心髒移植手術的人就達數千個。其中95%以上的人心髒功能恢複正常。85%的人恢複工作。目前華海市是國內的大城市,在這方麵的技術也相對成熟。“

頓了頓,布魯斯補充說道:”心髒移植手術的風險在於感染和免疫排斥。由於人體內的免疫係統能夠認出移植過來的心髒不是’自己人‘,因而會千方百計的想要殺死這個移植上去的異物。這個現象就成為排斥。1994年,我們國家的醫生為病人移植了一個黑猩猩的心髒,結果失敗了。原因是黑猩猩的心髒太小,不適合人體的要求。而且黑猩猩的心髒乃是異種心髒,排斥作用更加強烈。世界上第一位成功的接受心髒移植手術的是南非人劉易斯沃會坎斯基,巴納徳醫生將一位因頭部損傷即將死去的24歲婦女的心髒移植給他。手術後他活了十八天,死於肺炎。自此以後,心髒移植技術突飛猛進,到了八十年代,接受心髒移植手術的病人通常在手術後能夠存活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目前世界上移植心髒以後生存時間最長的是一位法蘭西人,至今已經存活率四十多年,他的日常生活,工作與一般人沒什麼差別。心髒移植手術也沒有什麼禁忌,從嬰兒到老年人都可以進行這項手術。唯一的不適合條件就是患者的肺動脈的壓力很高,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一般不建議進行這項手術。因為手術後會發生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有嚴重的胃潰瘍,肝炎,精神病,癌症的人也不適合進行心髒移植。“

布魯斯的補充非常專業,最後他說:”而這個患者韓平雖然也患了癌症。但是他的癌症隻發生於心髒部位,並沒有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髒器。正好適合做心髒移植手術。“

李曉明道:”布魯斯醫生果然專業高水平。如果現在就進行這項手術的話。我們上哪裏去找這些專業的 手術醫生“?

布魯斯轉頭指著另外一個老外醫生:”這位就是德意誌的心髒移植手術專家薩勃。在國際上的聲譽很高,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薩勃醫生應該親自主刀完成過三例心髒移植手術,而且完全成功。現在我們需要的就是一顆未感染的心髒。“

李曉明道:”這個不是問題,我可以讓人從華海市的器官儲備庫裏麵提一個過來。“

布魯斯頓時激動起來:”如此甚好。“

”恩,我現在就去安排。“李曉明直接出去打電話。

蕭峰深吸一口氣,並未張開雙眼,而是直接問道:”薩勃,你有把握嗎“?

薩勃沉聲道:”我隻有兩三成的把握。因為患者的身體實在太糟糕了。根本不符合做心髒移植手術的條件。這種情況下勉強做手術的話,我當心他的身體挺不過來。“

蕭峰道:”他的身體你不用擔心。你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修剪那個新的心髒,把韓平的心髒切下來,把新的心髒接上去。這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