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末日審判(2 / 3)

“很遺憾,陳賢來這裏並不是信奉你的神。”好久沒聽見景承的聲音。

“你說什麼?”牧師一臉愕然,聲音很堅定。“他雖然沒有和我交談,但並不代表他沒有信仰,隻不過他是用另一種方式感悟主的福音。”

“是啊,他的確有信仰。”景承即便在教堂也一如既往的刻薄。“他是來朝聖的,隻可惜他所臣服的卻是惡魔。”

“這裏是教堂!”牧師加重聲音。

“我尊重你們的信仰和宗教,但不代表我認同你的作為,是實話如果你真虔誠的話,我認為你才是最該向你神懺悔的人。”

“除了神,都是罪人!”牧師神情淡定直視景承說。“我是神的仆人,當然也會犯錯,而且每天我都會懺悔。”

“那麼你應該是很不合格的仆人。”景承不羈的淡笑。

我在旁邊拉了拉景承衣角,這裏畢竟是宗教場所還是應該有些分寸,景承應該是領會到我的提醒,雖說淡淡一笑但語氣並沒緩和。

“看看教堂四周的畫,都取材於聖經故事,相信你應該很熟悉。”景承的手指向頭頂,漫不經心問牧師。“請問教堂天頂的畫是什麼?”

“《最後的審判》。”牧師不假思索回答。

“這是大師米開朗基羅受命於羅馬教宗為西斯廷天主堂繪製的一幅巨型祭台聖像畫,作為神職人員相信你應該很了解這幅畫的內容,能不能請你給我們講解一下?”景承繼續問。

牧師仰頭看向天頂畫仔細的為我們講解,《最後的審判》大致可分為四個階層,最上方是正簇擁聖物的無翼天使,畫麵正中央雲端閃電中站著身軀高大神態威嚴的救世主基督。

下方雲端的信徒手中拿著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畫麵下部是善惡兩部分人正受到裁決,左側描繪的人物將升往天國的人群,右側則將打入地獄的亡魂。

右下角水麵的船上向亡魂揮舞船槳的是地獄的引渡人,坐上船的亡魂將渡過冥河打入各層地獄。

“冒昧的問一句你見過這幅畫的原畫嗎?”景承笑著問。

“當然見過。”

“在什麼地方?”

“書裏。”

“那你有沒有發現如今畫在你頭頂這幅《最後的審判》有什麼不妥?”景承意味深長問。

牧師抬頭重新凝望了良久,一臉茫然的搖頭。

“我有幸見過這幅曠世傑作的原畫,但是和現在看見的這幅似乎有很多出入的地方。”景承坐到旁邊的椅子上,翹腿仰望教堂天頂,目光最後落在牧師身上。“我說你不是合格的仆人希望你不要介意,我隻是實話實說而已,我如果是你的話,這幅《最後的審判》就不該出現在這裏。”

“為什麼?”牧師大為疑惑。

“《最後的審判》不能算是正統的宗教畫,雖然這件作品是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但就在作品完成之後,教皇就想將其毀掉。”

“毀掉?!”牧師更加震驚,重新抬頭看看頭上畫作一臉茫然。“為什麼要毀掉?”

“教皇希望創作一幅氣勢磅礴的聖象畫,但最後米開朗基羅去創作了審判和末日題材的畫作,他違背了宗教的訴求,在畫作中采用裸體的形式來表現末日,在當時的宗教環境下都認為他的這幅《最後的審判》是在瀆神。”

“這個我當然知道,但這是一種曲解和中傷,說這些話的人根本沒有領悟作家的創作意圖,他隻是用當時看來很大膽的手法展現了教義的公平,人都是赤裸裸來同樣也是赤裸裸離開。”牧師反駁。

“你真這樣認為?”景承抬頭淺笑。

“難道還有其他原因?”我在旁邊好奇問。

“米開朗基羅在創作《最後的審判》時他正經受精神和信仰危機,這幅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是用另外一種手法展現了地獄,知道為什麼這幅畫作能得以保存嗎?因為就連當時的教宗也認為,教廷的裁判權沒有延伸到地獄。”景承嘴角露出神經質的微笑。“事實上米開朗基羅是厭惡教皇的,以至於他在創作這幅畫時,原畫中他把教宗畫入下方地獄受蛇怪所撕咬,這本身就是一種瀆神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