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注釋】
①濕露華:水靈亮麗的樣子,形容重陽節過後菊花還是那樣可愛美麗。
②金靨:形容金黃色的菊花,象美人臉上的笑靨那樣好看。靨,yè,同夜音。
③這句是詩人對世俗庸人的批評,言其無高尚風度的人格。
④俗以重陽菊花可辟邪除惡,此日過後無用。詩人借此對那些勢利小人的比喻和諷刺。
⑤首聯言重陽節後菊花依然還是那樣美,可是因世俗風氣所關,都沒人再去欣賞它了。正如人世間“官在人情在,官沒人情淡”這種不良的世俗。
⑥垂車:即懸車。古代官員辭退之後,因不再上朝或到府衙例行公事去,所以將車子懸置不用了。懸,意閑。
【佳句采擷】世情兒女無高韻,隻看重陽一日花。恰如退士垂車後,勢利交親不到門。
嚴粲
【作者簡介】嚴粲:生卒年月不詳。宋詩人。字明卿,一字坦叔。福建邵武人。官清湘令,精於《毛詩》,曾自注詩,名曰《嚴氏詩輯》。《朱熹詩傳》,多采其說。
閏九
【背景略述】
從作者這首詩中可以了解到,這一年是閏九月的年份,並從詩中還可以知道,作者在前九月的重陽節曾登高野遊,而那時的菊花還是初綻未黃的階段。這對詩人當時來說是“意猶不足”的。然到了後九月的重陽節,詩人再次登高賞菊,那時的菊花正當千株競放,萬朵呈黃,秋風沒負詩人,菊花亦沒負詩人,可以推斷詩人當時的心情是十分愉悅的。
前月登高去,猶嫌菊未黃。秋風①不相負,特地再重陽②。
【詞語注釋】
①秋風:這裏有相助的意思。
②再重陽:即閏九月的又一個重陽節。
【佳句采擷】
秋風不相負,特地再重陽。
朱熹
【作者簡介】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僑居建陽(今福建建陽),宋高宗紹興戊辰(1148)科進士。曆官秘書閣修撰、寶文閣待製,侍講等。他一生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均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在哲學思想上他繼承程顥、程頤的學說,並發展為完整的理學體係。其著作頗豐,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注》、《楚辭集注》等。後人有編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語類》等。卒後朝廷追封其諡號“信國公”後又改“徽國公”。
奉酬九日東峰道人溥公①見贈之作
【背景略述】
這首詩是作者和他的方外之交東風道人溥公酬贈的詩作。溥公和作者別後重逢,正值重陽,時溥公有詩為贈,作者為酬答友人,故寫出這首七律詩以和之。
幾年回首夢雲關②,此日重來兩鬢斑。檢點③梁間新歲月,招呼台上舊溪山④。三生⑤漫說終無據,萬法⑥由來本自閑。一笑支郎⑦又相惱,新詩不落語言間⑧。
【詞語注釋】
①溥公:對這個姓溥道人之敬稱。
②雲關:即指道人所在的東峰居處。
③檢點:即查點。此句和下一句的對仗意思是“歲月新增河山依舊”說明人已老了,物是人非。
④溪山:即小河和山巒。
⑤三生:為佛教語。指前生、今生、來生,又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等迷信說法。朱熹是無神論者,所以持否定的態度,即用“三生漫說終無據”來加以否定。
⑥萬法:是佛教指一切事物和道理的統稱。這句話是說許多邪說都是按照所謂“神靈”的需要來編造的,都是無謂之說。
⑦支郎:三國時,月支國(古西域)僧人支謙。哲理詩對僧人的通稱為“支郎”。本句是詩人對佛教的“神說”揭穿後,對方(支郎,此處即指溥公)很不高興。
⑧這句是作者對老友溥公在詩中的表白,說明這是自己的看法,請不要在意。
【佳句采擷】
幾年回首夢雲關,此日重來兩鬢斑。三生漫說終無據,萬法由來本自閑。
九日登天湖以菊花須插滿頭歸分韻賦詩得歸字①
【背景略述】
這首詩乃是作者多年客居在外,而今回到自己的江西故鄉,且又恰逢九日重陽。自然是故舊老友熱情相見,更當佳節之日,鄉俗濃濃,興高采烈,文友詩朋登高賞菊,飲酒賦詩,其快意樂事,自是共鳴。於是,詩人結伴登高,一路觀景賞花,多是笑語歡聲,此時此刻詩人的心情充滿了興味、趣味、意味,三味俱備,興致勃發,如泉湧瀑下,這就是詩人吟詠出這首七律詩的其時、其地、其情之作。
去歲瀟湘②重九時。滿城寒雨客思歸。故山③此日還佳節,黃菊清樽更晚暉④。
短發無多休落帽,長風不斷且吹衣。相看下視人寰⑤小,隻合從今老翠微⑥。
【詞語注釋】
①這是在作詩押韻上的一種製約的規定,不能違韻,也不能換韻。比如這首詩的韻腳字都是“歸、暉、微”等平聲字。
②瀟湘:泛指湖南境內之湘水和瀟水會和的一帶地方,世稱瀟湘。
③故山:即指詩人故鄉的家山。
④此句以黃菊、清樽、晚暉三物象的色彩來讚揚家鄉重陽的美好和可愛。與詩人首聯在異地的“去歲瀟湘重九時,滿城寒雨客思歸”形成鮮明的不同對照。它和“月是故鄉明”的感覺及心情是一樣的。
⑤人寰:即人世間。
⑥此句是詩人再次對故鄉的山水之眷戀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