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永是流逝,失去的人變成傷痕,在歲月的沉澱中慢慢被撫平。
陶淵明說過,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個人的生死本來就不值一提。
陳文斌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建設中,他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說服村裏的人種植藥材,他提供藥材苗、肥料和技術支持,並負責收購。響應的人不多,畢竟大家都沒種過藥材,經驗不足,到底是賺是虧,心裏沒有底。
田有德一家是積極支持的,他們將家裏的山坡地和上好的水田都改成了藥田,準備跟著陳文斌大幹一場。
田有德說:“文斌的醫術超群,頭腦又靈活,跟著他幹準沒錯。”
大丫更是陳文斌的粉絲,她本來身體弱,吃了陳文斌開的中藥,日漸強壯,身體也發開了,有了小女生的青澀模樣,看陳文斌的眼神都帶著星光。
在田有德的帶動下,周雲生、張猛還有幾戶村民都加入進來。孫衛州自然是不必說,他早就想在這中間分一杯羹,苦於不好開口,正好有這機會,當然不能錯過。
第二件事,將雜交野豬的小豬仔分配給村民養殖,並承諾以五十元一斤的價格收購,條件是要完全按照陳文斌的配方喂養。
白紙黑字的合同簽下來,村裏幾乎是每家每戶都認購了一頭,一共分出三百多頭小豬仔。
有人在暗地裏議論:“文斌怕不是瘋了,普通豬肉十幾塊一斤,他五十元一斤收購,豈不是要虧死。”
陳文斌不做回應,他早就做了市場調查。
上周,他派出周玉凝調查市場,帶了一百多斤豬肉,免費贈送給縣裏的各家酒店,反響火爆,已經有十幾家酒店和他聯係,想要買這種雜交野豬肉。
陳文斌特地給這種豬起了個名字,叫中華神豬。
這一天,冬日的暖陽照射著大地,陳文斌難得地沒有事情,在院子裏曬著太陽。
孫小珊端著一碗菜,走了過來。
“文斌哥,我做了黃鱔肉,給你送點過來,嚐嚐鮮。”
自從孫衛州加入了藥材種植計劃,孫小珊就成了特派員,每日過來交流溝通業務。
孫衛州眼光毒辣,早已看出陳文斌非池中物,天天慫恿著女兒出動出擊,創造機會,最好是生米煮成熟飯,然後他這個老將出馬,連哄帶壓,就可成其好事了。
李秀兒看孫小珊十分不順眼,常常譏諷她:“她哪是溝通業務,明明就是在勾引師兄。”
她見孫小珊端著碗過來,趕緊搶過來:“哇,我最喜歡吃黃鱔肉了,我嚐嚐。”
然後端到後院,和李如夢大嚼一頓,吃得光光。
“嗯,味道還不錯,不過煮得太爛了一點,下次可以做得更有嚼勁。”
李秀兒吃完,抹了抹嘴巴,誠懇地做出點評。
孫小珊一把奪過飯碗:“想吃自己做,又不是給你吃的,不要臉。”
“怎麼說話呢,我吃是給你麵子。天天裝著這狐狸臉,給誰看呢。”
眼看著兩人又要掐起來,陳文斌站起來,把兩人分開:“你們倆幹什麼呢,怎麼見麵就開掐,能不能消停點。”
“不能。”兩女異口同聲地回答。
陳文斌受不了,隻得離開院子,走到公路上,躲避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