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先生就是納蘭容若,清朝少有的著名詞人,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其作品被廣為流傳,深受小女孩的喜歡。
可惜這人一生命途多舛,和康熙一起長大,但是卻無意中成為了康熙的情敵,被康熙喜歡的女人所喜歡著,與好兄弟康熙漸行漸遠,最後鬱鬱而終,年僅三十歲。
這等大詞人留下來的墨寶,絕對是珍品。
想不到一出場就是納蘭容若的手寫詩集,氣氛一下子就被點燃了,眾人紛紛傳閱,使得馮正明分外得意。
然而接下來的展品就乏善可陳了,沒有什麼亮點。
直到孫泰明站起來,對在場眾人微微一笑道:“各位,接下來輪到我展示了。”
說著,他從自己的身後取出了一個金絲楠木的盒子來。
在場人的呼吸都有些凝滯了,不說孫泰明拿出來的藏品如何,單就是這個盒子,都應該價值不菲了。
有人忍不住問道:“孫兄,這盒子莫非是乾隆朝的金絲楠木盒?”
孫泰明微笑著點點頭,在場所有人都忍不住驚呼起來。
乾隆這個人非常喜歡金絲楠木,這種木頭在乾隆朝的時候都屬於貢品。
原本金絲楠木都不算是什麼臻品木料,但是架不住乾隆實在是太喜歡了,幾乎在一朝的時間內,就把金絲楠木給禍禍完了。導致皇宮的某一處宮殿著火之後,一時間都找不到金絲楠木來構架橫梁了。
最後乾隆讓人把明朝皇陵裏麵的金絲楠木給拆了下來,搭建到了皇宮之中。
所以到現在的時候,金絲楠木的產量已經非常少了,成為了國家一等保護植物。
孫泰明能夠拿這麼珍貴的盒子,來裝自己的珍藏,想必一定是非常珍貴的典藏了。
果不其然,孫泰明珍重其事的戴上了白手套,打開了盒子,緩緩從中拿出了一套線裝古籍來。
黑袍老人坐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到那本線裝古籍的名字來,他不由得震驚的站了起來:“這莫非是《石頭記》的手抄本?”
孫泰明對黑袍老人恭敬的彎腰鞠躬道:“讓老師見笑了,這確實是乾隆朝的《石頭記》手抄珍本。”
這是孫泰明一周前,在一家古玩市場花了五十多萬淘到的,請專家專門鑒定過了,確定是珍品,這才敢拿出來炫耀。
在場的眾人眼睛都直了,這東西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極高。
目前“紅學”正熱,若是可以在自家擺放一本《石頭記》的乾隆朝手抄本,那絕對是倍兒有麵子。
孫泰明笑道:“今天同道相聚,我也就不藏著掖著,才拿出給給眾位品鑒一番。”
黑袍老人重新坐下來笑道:“很好,泰明,今天的展示環節,你用心了。”
得到了老人的稱讚,孫泰明愈加的驚喜,隨後他眼珠子一轉,對畫千秋說道:“畫董,你向來都是咱們這個圈子裏麵,珍藏最多的人,今天你要拿什麼東西作展示啊?”
他這是擺明了要踩畫千秋了,這種情況下,畫千秋自然不能如他的願:“這就不勞孫兄關心了,一會兒到我展示的時候,我自然會拿出來給大家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