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雅歌》(1 / 3)

王者風範的戀情

史稱所羅門有“箴言3000句,詩歌1005首”,這並非溢美之詞。所羅門秉承了其父大衛的文才,可以說在《舊約》包羅萬象的作品中,尤為奇特的是最後一卷——人們稱它為“雅歌”。之所以稱為“雅歌”(字麵意思是“歌中之歌”),是暗示它在文學上的卓越完美,就是說“它是所有的歌中最美的一首”,就像我們讚美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為“黃金時代”一樣。

“雅歌”實際上是一首非常古老的愛情詩。所羅門王由於他顯赫的聲譽,幾乎不可避免地被說成是這些詩歌的作者。因此,從這一角度看,我們也可以認為他就是這首充滿傳奇色彩的偉大抒情詩的男主角。

1.傳說中的“標準”情人

不過,我們並不排除《雅歌》是宮廷劇作者所為,或者是作者為追述所羅門的風流豔事而作。

所羅門是位風流才子式的帝王。《列王記上》第11章第5節載:“所羅門有700個妻子”,並不亞於中國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帝王擁有那麼多妻妾還不夠,還要尋花問柳,不僅鍾情於《雅歌》中那個卑賤的牧羊女,據史載他還屬意一位高貴的示巴女王。

示巴女王聽見所羅門的名聲,就來到耶路撒冷,要用難解的話試問所羅門,跟隨她的人甚多,又有駱駝馱著香料、寶石和許多金子。

(《曆代誌下》第9章第1節)

但示巴女王慕名而來,好像不單純是為情而來,而是為了貿易談判。如果我們細心閱讀《列王記上》第10章,我們就不會再把它想像為“虔敬的故事”,也不會再把示巴女王想像為神話中的人物。相反,那一整篇話似乎顯得真確,而且完全可以理解。“她(即示巴女王)到耶路撒冷……她來見了所羅門王,就把心裏所有的話對所羅門都說出來。”(《列王記上》第10章第2節)示巴女王肯定有許多事情要講,但講來講去,似乎還是生意問題。據史家分析,示巴由於不可避免的地理原因,其主要出口貿易隻能通過以色列進行,國家元首當然會有很多問題要與以色列王商討。今天,我們應該把這種事務更具體地描寫為貿易會談,應該派出不戴王冠的專家到其他國家去討論,這些專家也會同樣地像示巴女王那樣在他們的外交行李袋裏帶上對國家元首表示應有敬意的禮物。

應該承認,不管我們可能把這一切想像得多麼生動,不管東方傳說把所羅門和示巴女王的關係描繪得多麼有聲有色——在整個東方,他們就成了大眾傳說中一對“標準的情人”,雖然示巴女王和所羅門仍然保持著一段應有的距離。

2.演繹出另一個故事

正是因為有此段欲說還休的距離,致使所羅門想入非非,或是作者由此演繹出另一個故事——《雅歌》,即歌中之歌。

如前所說,所羅門自己是劇中的男主角,而女主角是一位牧羊女。國王遇上了她,就將她從書念城的家中帶回王宮,賜給她顯貴的地位。

他希望獲得她的青睞。

但是她,這位淳樸的書拉密女,卻仍然深愛著她牧羊時的情人。她身在深宮重幃,心中卻隻思念著與情郎一道在山間放牧時的幸福時光。

她喃喃自語,說著他們昔日的綿綿情話。夜幕降臨,她夢見自己依偎在情人強壯而溫柔的臂彎裏。最後像所有類似的故事一樣,自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皆大歡喜。

《雅歌》不是一部宗教訓道書,但它第一次表明,一種清新美好的男女關係終於來到人間。

在遠古時代,女人在社會中的地位隻相當於一頭負重的牲口。

她屬於獵獲她的男人。

她為他勞作,為他放牧,為他生兒育女,為他做飯,把他伺候得舒舒服服,而得到的回報不過是飯桌上掉下來的一星半點的麵包渣。

但這一切開始起了變化。

女人開始走向了自立。

人們開始承認她們與男人是平等的。

她是他的伴侶。

她激發並接受他的愛。

在這個互敬互愛的堅實基礎上,一個嶄新的世界就快誕生了。

3.頗似中國的唐明皇

所羅門王很像盛唐時代的唐玄宗,其治下的時代也一如唐玄宗繁榮昌盛的時代。但他們有幸與不幸之處。我們讀讀《雅歌》的場麵,你不由不聯想到唐明皇時,內廷歌舞場中,玄宗經常是樂隊中的一名成員。當教坊女藝人謝阿蠻舞玄宗創作的《淩波曲》時,往往是寧王吹玉笛,玄宗擊羯鼓,楊貴妃彈琵琶,馬仙期擊方響,李龜年吹觱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擊板。賞花宴上花酒飄香,玄宗在一旁吹笛,為楊貴妃甜潤的歌聲伴奏。當時牡丹花盛開,玄宗和貴妃在興慶池東沉香亭前賞花遊玩,乘興即召來梨園弟子中的十幾位高手,以歌詠花。時稱宮中第一歌者的李龜年手持檀板,在樂人的吹奏下正要一展歌喉,玄宗止住他說,賞名花、對妃子,哪能用舊樂詞?遂命李龜年持金花箋,宣翰林學士李白呈獻新詞。

李白便寫下了《清平樂》三首。李龜年奉上,玄宗命梨園弟子調弦配曲,催李龜年演唱。楊貴妃含笑著手持玻璃七寶杯,酌西涼州葡萄美酒,情意飽滿,出而領唱。玄宗十分高興,立即拿過玉笛吹奏。貴妃邊飲邊歌,酒酣歌酣,柔睛百轉。玄宗伴奏著也不忘調情,每次曲盡將終,便故意拖長笛聲以媚之。唐代最輝煌的舞曲《霓裳羽衣曲》也是玄宗神奇般地創作出來的,其過程十分玄妙。據說,玄宗登上三鄉驛,望女山,忽感光陰易逝、人生短促,不由神往極樂無憂的神仙生活。回來以後,玄宗又根據這種感受,創作了《霓裳羽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