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小說(2)(1 / 3)

這樣,以斯帖就透露了自己的種族出身。哈曼被處死後,她又向國王陳明末底改是她堂兄。於是國王把哈曼的產業都歸以斯帖,由末底改代管,又把禦賜哈曼的戒指轉賜給末底改,他可以用它代替玉璽發布詔書。他從王官出來,王袍金冠,好不威風!當天他就發布詔書,快馬傳送到127省,命令全部猶太人組織武裝於12月13日集中自衛——因為那天是敵人抽簽選定滅絕猶太人的日子。到了那天,猶太人單在京城就殺了500人,並把哈曼的10個兒子都殺死,高高地吊在木架上示眾。第二天仍繼續屠殺,全國各地加在一起,共殺猶太人之敵75000人。末底改這時已升為宰相,下令把這兩天定為節日,命名為“普珥節”。

這篇小說對後代歐洲文學影響很大,如十七世紀法國悲劇作家拉辛在1689年寫的悲劇《以斯帖記》,就被雨果譽為高超美妙之作。

4.一個年輕美麗的寡婦

《猶滴傳》和《以斯帖記》是公元前二世紀末希伯來小說的雙璧。以斯帖以美貌、柔情和智巧配合末底改的謀略而拯救了民族,猶滴則以自己的美貌、勇敢和謀略而使人民轉危為安。二者都表現出希伯來小說的特點。

猶滴這名字在希伯來文中是“猶太女子”的意思。在小說中她是一個希伯來的巾幗英雄,既能用自己過人的美貌和智勇取得敵帥的頭顱,也能在戰場上轉敗為勝,她的形象被後世的詩人、戲劇家們和畫家們所頌揚。十四世紀的英國詩人喬叟在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修士的故事》中寫道:

和羅孚尼在他的時代,比誰都威風……

命運播弄他,使他忽上忽下,

直到頭顱被砍時,他還不知道。……

一天晚上他喝醉了,在華帳裏睡覺,

華帳寬大,他雖然聲威煊赫,卻在睡夢中,

被一個叫猶滴的女人砍去頭顱,

偷偷地帶到她自己的城裏去了。

猶滴是個年輕美麗的寡婦,丈夫瑪拿西已死去三年,她仍守寡,喪服不離身。她對彼士利亞的長老說,她保證在五天內拯救這城。猶滴在屋頂禱祝以後,脫去喪服,穿上最動人的豔裝盛飾,帶了個婢女和四天的糧食和酒,下山向亞述人的軍營走去。大兵擋住她,盤問她,她說:“我是希伯來人的女兒,我從那裏逃出,有話要對大帥說,告訴他如何輕易取得這個山國。”大兵帶她去見和羅孚尼。

猶滴到來的消息傳遍整個軍營,各部隊的人都爭相奔走來圍在她的四周。那時她站在和羅孚尼的帳幕外,把她的來意向他說明了。全軍營的人都驚異她的豔麗,因而也驚異以色列人,都互相說:“這個民族有這樣的女人,誰還能輕看?他們的男子漢若留下一個,都會對我們不利;如果聽其自然,他們必會智勝全世界。”

和羅孚尼的親信和仆從們出來領她入幕。和羅孚尼正在華蓋帳子下的床上休息,那帳子是用紫絹、黃金、翡翠和寶石織成的。他們把她的來到告訴他,他就起來走到幕前,有銀燈前導。當猶滴走到他仆從們麵前時,他們都因她的容貌美麗驚訝,她伏地跪拜請安,仆從們把她扶起。

“放心吧,女人,不要害怕,”和羅孚尼說,“我決不傷害所有願意服從全世界的王尼布甲尼撒的人,你們山國的人若不輕慢我,我決不舉槍對他們。可是現在他們自作自受。現在告訴我,你為什麼要逃離他們,到我們這裏來呢?你來了就有救了。那就放心吧,從今夜起,你沒有危險了。沒有人敢錯待你,如同對我主尼布甲尼撒王的仆人一樣。”猶滴表示讚同和羅孚尼的誠意。

到了第四天,和羅孚尼專為奴仆們設置了筵席,並沒有請任何官員來赴宴。他對宦官總管巴各亞說:“你去勸請留在你處的希伯來女子到我這裏來,和我們一同吃喝。如果我們沒有和這希伯來的女人來往取樂,白白讓她離去,那在我們自己人中就是一種恥辱。若不贏得她的好處,她會笑話我們的。”巴各亞去對猶滴說:“我的美人,請到我的主人那裏去,不要害怕,在他麵前,你會受到尊敬。和我們一起飲酒作樂吧,從今天起就成為一個亞述的女人,像在尼布甲撒的宮殿中一樣。”猶滴說:“誰敢違背我的主人?我正要去做他喜歡的事,一輩子以此為榮。”於是,她便穿衣打扮,戴上所有女人的盛飾。她的使女用巴各亞給她用的羊皮鋪在和羅孚尼前麵的地上,準備讓她吃飯時坐靠。當猶滴進去就座時,和羅孚尼就為她而心神搖蕩。自從初次見到她以後,他一直想占有她,尋找機會勾引她。他對她說:“請你和我們一同飲酒取樂。”“我實在願意,我的主人。”猶滴說,“今天是我一輩子最重大的日子。”於是她在他麵前吃喝使女準備的東兩。和歲孚尼興致勃勃地和她一起喝了大量的酒,他有生以來從來沒有一天喝過這麼多的酒。

夜深了,他的奴仆們趕快退走,巴各亞去關幕門,叫侍從們退去,各歸臥榻,因為宴會時間過長,他們都疲倦了。但猶滴獨自留在帳幕裏,和羅孚尼酩酊大醉,死一般地爬臥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