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古詩六(2)(1 / 3)

粉墨形似間,識者一惆悵。

幹戈少暇日,真骨老崖嶂。

為君除狡兔,會是翻韝上。

送殿中楊監赴蜀見相公

去水絕還波,泄雲無定姿。

人生在世間,聚散亦暫時。

離別重相逢,偶然豈定期。

送子清秋暮,風物長年悲。

豪俊貴勳業,邦家頻出師。

相公鎮梁益,軍事無孑遺。

解榻再見今,用才複擇誰?

況子已高位,為郡得固辭。

難拒供給費,慎哀漁奪私。

幹戈未甚息,紀綱正所持。

泛舟巨石橫,登陸草露滋。

山門日易久,當念居者思。

贈李十五丈別

峽人鳥獸居,其室附層顛。

下臨不測江,中有萬裏船。

多病紛倚薄,少留改歲年。

絕域誰慰懷?開顏喜名賢。

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

人生意頗合,相與襟袂連。

一日兩遣仆,三日一共筵。

揚論展寸心,壯筆過飛泉。

玄成美價存,予山舊業傳。

不聞八尺軀,常受眾目憐。

且為辛苦行,蓋被生事牽。

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陽天。

汧公製方隅,迥出諸侯先。

封內如太古,時危獨蕭然。

清高金莖露,正直朱絲弦。

昔在堯四嶽,今之黃潁川。

於邁恨不同,所思無由宣。

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懸。

客遊雖雲久,主要月再圓。

晨集風渚亭,醉操《雲嶠》篇。

丈夫貴知己,歡罷念歸旋。

西閣曝日

凜冽倦玄冬,負暄嗜飛閣。

羲和流德澤,顓頊愧倚薄。

毛發具自和,肌膚潛沃若。

太陽信深仁,衰氣欻有托。

欹傾煩注眼,容易收病腳。

流離木杪猿,翩躚山顛鶴。

用知苦聚散,哀樂日已作。

即事會賦詩,人生忽如昨。

古來遭喪亂,賢聖盡蕭索。

胡為將暮年,憂世心力弱。

課伐木

並序

課隸人伯夷、幸秀、信行等,入穀斬陰木,人日四根止。

維條伊枚,正直挺然。

晨征暮返,委積庭內。

我有藩籬,是缺是補,載伐筿簜,伊仗支持,則旅次於小安。

山有虎,知禁,若恃爪牙之利,必昏黑樘突。

夔人屋壁,列樹白菊,镘為牆,實以竹,示式遏。

為與虎近,混淪乎無良。

賓客憂害馬之徒,苟活為幸,可默息己。

作詩示宗武誦。

長夏無所為,客居課奴仆。

清晨飯其腹,持斧入白穀。

青冥曾巔後,十裏斬陰木。

人肩四根已,亭午下山麓。

尚聞丁丁聲,功課日各足。

蒼皮成委積,素節相照燭。

藉汝跨小籬,當仗苦虛竹。

空荒咆熊羆,乳獸待人肉。

不示知禁情,豈惟幹戈哭!

城中賢府主,處貴如白屋。

蕭蕭理體淨,蜂蠆不敢毒。

虎穴連裏閭,提防舊風俗。

泊舟滄江岸,久客慎所觸。

舍西崖嶠壯,雷雨蔚含蓄。

牆宇資屢修,衰年怯幽獨。

爾曹輕執熱,為我忍煩促。

秋光近青岑,季月當泛菊。

報之以微寒,共給酒一斛。

園人送瓜

江間雖炎瘴,瓜熟亦不早。

柏公鎮夔國,滯務茲一掃。

食新先戰士,共少及溪老。

傾筐蒲鴿青,滿眼顏色好。

竹竿接嵌竇,引注來鳥道。

沈浮亂水玉,愛惜如芝草。

落刃嚼冰霜,開懷慰枯槁。

許以秋蒂除,仍看小童抱。

東陵跡蕪絕,楚漢休征討。

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

信行遠修水筒

汝性不茹葷,清靜仆夫內。

秉心識本源,於事少滯礙。

雲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

觸熱借子修,通流與廚會。

往來四十裏,荒險崖穀大。

日曛驚未餐,貌赤愧相對。

浮瓜供老病,裂餅嚐所愛。

於斯答恭謹,足以殊殿最。

詎要方士符,何假將軍蓋?

行諸直如筆,用意崎嶇外。

槐葉冷淘

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

新麵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

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原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

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

萬裏露寒殿,開冰清玉壺。

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

東屯大江北,百頃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亂。

插秧適雲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決渠當斷岸。

公私各地著,浸潤無天旱。

主守問家臣,分明見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銀漢。

鷗鳥鏡裏來,關山雪邊看。

秋菰成黑米,精鑿傳白粲。

玉粒足晨炊,紅鮮任霞散。

終然添旅食,作苦期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