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古詩八(2)(2 / 3)

羽人掃碧海,功業竟何如?

暮秋枉裴道州手劄,率爾遣興,寄近呈蘇渙侍禦

久客多枉友朋書,素書一月凡一束。

虛名但蒙寒溫問,泛愛不救溝壑辱。

齒落未是無心人,舌存恥作窮途哭。

道州手劄適複至,紙長要自三過讀。

盈把那須滄海珠,入懷本倚昆山玉。

撥棄潭州百斛酒,蕪沒瀟岸千株菊。

使我晝立煩兒孫,令我夜坐費燈燭。

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麵花映肉。

軍符侯印取豈遲,紫燕綠耳行甚速。

聖朝尚飛戰鬥塵,濟世宜引英俊人。

黎元愁痛會蘇息,夷狄跋扈徒逡巡。

授鉞築壇聞意旨,頹綱漏網期彌綸。

郭欽上書見大計,劉毅答詔驚群臣。

他日更仆語不淺,明公論兵氣益振。

傾壺簫管黑白發,舞劍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語蘇季子,後來傑出雲孫比。

茅齋定王城郭門,藥物楚老漁商市。

市北肩輿每聯袂,郭南抱甕亦隱幾。

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鳥雀苦肥秋粟菽,蛟龍欲蜇寒沙水。

天下鼓角何時休,陣前部曲終日死。

附書與裴因示蘇,此生已愧須人扶。

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

奉贈李八丈判官

我丈時英特,宗枝神堯後。

珊瑚市則無,碌驥人得有。

早年見標格,秀氣衝星鬥。

事業富清機,官曹正獨守。

頃來樹嘉政,皆已傳眾口。

艱難體貴安,冗長吾敢取。

區區猶曆試,炯炯更持久。

討論實解頤,操割紛應手。

篋書積諷諫,宮闕限奔走。

入幕未展材,秉鈞孰為偶!

所親問淹泊,泛愛惜衰朽。

垂白亂南翁,委身希北叟。

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

秋枯洞庭石,風颯長沙柳。

高興激荊衡,知音為回首。

歲晏行

歲雲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

漁父天寒網罟凍,莫徭射雁鳴桑弓。

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

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

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

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

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

刻泥為之最易得,好惡不合長相蒙。

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人日寄杜二拾遺

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複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二十春,豈知書劍與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

並序

開文書帙中,檢所遺忘,因得故高常侍適,往居在成都,時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憶見寄詩。

淚灑行間,讀終篇末,自枉詩已十餘年,莫記存歿又六七年矣。

老病懷舊,生意可知。

今海內忘形故人,獨漢中王踽與昭州敬使君超先在,愛而不見,情見乎辭。

大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卻追酬高公此作,因寄王及敬弟。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

嗚呼壯士多慷慨,合遝高名動寥廓。

歎我淒淒求友篇,感時鬱鬱匡君略。

錦裏春光空爛熳,瑤墀侍臣已冥寞。

瀟湘水國傍黿鼉,鄂杜秋天失雕鶚。

東西南北更誰論,自首扁舟病獨存。

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

邊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

文章曹植波瀾闊,服食劉安德業尊。

長笛誰能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蘇大侍禦訪江浦,賦八韻記異

並序

蘇大侍禦渙,靜者也,旅於江側,

凡是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絕久矣。

肩輿江浦,忽訪老夫,舟楫而已。

茶酒內,餘請誦近詩,肯吟數首,

才力素壯,詞句動人。

接對明日,憶其湧思雷出,

書篋幾杖之外,殷殷留金石聲。

賦八韻記異,亦見老夫傾倒於蘇至矣。

龐公不浪出,蘇氏今有之。

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詩。

乾坤幾反複,揚馬宜同時。

今晨清鏡中,勝食齋房芝。

餘發喜卻變,白間生黑絲。

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

百靈未敢散,風破寒江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