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廿三、五載煙雲盜侯府 江湖後生聚京都(1 / 3)

上回書說到,順子偷吃血鴿無意間得知五峽被害,使得天中天紅憤然,欲前往京城報仇,卻被黃蓮居士強行勸住。一番苦口婆心,姐弟二人才算冷靜,決意先磨煉本領,再行為兄報仇的行為。而後,順子又發現了另一張血鴿傳遞的字條,上麵赫然提到夜襲錦鼠門之事,當下按捺不住,駕龍駒趕赴京城。至此,天中被黃蓮居士引薦到浣紗竹林一赤耳瘋子處學習陰陽八卦之術,天紅、霽飛留在古草縣繼續修行。

寒來暑往、秋去春來、星霜變化、一元複始、歲序更新,不知不覺,五年已逝。京城在這五年之中無甚變化,依舊是東西二皇分而治之,維持著表麵的和諧。

然而,以亢龍國的形勢來看,內憂尚淺,外患不止。黃陽十四年秋,北方的伏蟄國再一次揮師南下,二十萬大軍在玉門關外聚草屯糧,安營紮寨,麵對著亢龍國虎視眈眈。

麵對外族入侵,東西二皇忽然同仇敵愾起來,一致下詔,出兵禦敵。但問題隨之而來,自煬帝時便缺兵少將的亢龍國,雖經過了數年的修養,但全國能用來作戰的部隊也不過是禁軍的那五萬餘人,又哪裏能夠來抵禦這二十萬如狼似虎的伏蟄大軍呢?

二位皇帝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聚集在自己手下的那些江湖人士,可江湖人往好聽了說,是綠林好漢,往難聽了說,也就是一幫烏合之眾。這其中也有個別有能為的,但少之又少,能達到一片禪師這種水平的就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要讓這群人統兵禦敵,不亞於異想天開。

可二位皇帝心裏都明白,此番所不能退敵,恐怕屁股底下的龍椅就坐不住了,不如死馬當活馬醫,先打了再說。

於是,東西二皇幾經密謀,終於決定,兵分兩路進攻伏蟄國的軍隊。由東皇的部隊在玉門關正麵抗擊敵軍,西皇的部隊則西出陽關,繞過正麵戰場,從西北部發動進攻,切斷敵軍的補給,與東皇一同形成合圍。

但不知為何,西皇的部隊剛出陽關就遭遇了伏擊,除了幾十名有些實力的江湖高手,其餘人幾乎全軍覆沒。眼看原本的敵後作戰力量被擊潰,正麵抗敵的東皇部隊也很快支持不住。於是,伏蟄國大破玉門關、陽關,兩路大軍再次湧入亢龍國。

不過這一次,步度合曦卻未能再一次一路攻到京城,在經過敦煌東部河圩等地時接連中了義軍的埋伏,二十萬人險些在十日之內全部橫死。後步度合曦帶著不到三萬殘軍倉皇逃回北方草原。因此,亢龍國又得苟延殘喘一時。

戰事平息,國事便又再次混亂。西皇一口咬定陽關之外遭伏擊一事是東皇向伏蟄國告密,意圖借刀殺人。而無論東皇作何解釋,西皇的答複總是“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如此一來,雙方好容易緩和的關係,再一次劍拔弩張。

時值初冬,夕陽西落,京城雨雨,點點雨珠被寒風裹挾著,撒遍城中青石磚鋪成的道路。北方草原上的夷狄雖然退卻了,但北方草原上的冷風卻占領了亢龍國的都城。

煙雨蒙蒙之中,走出幾個人影。稍走兩步,才能看清共有五人,當中的一人一身素白公子打扮,腰佩寶劍,在大街之上閑庭信步。此人身旁隨性的,是四名家丁打扮的壯士,其中一人為白衣公子舉著油紙傘,另三人跟在身後,亦步亦趨。

“我說咱們西城傍晚時分的雨景也還不錯嘛!想不到此處空無一人之時也有這般別樣的景致啊!”白衣公子對著周圍指指點點。

後麵三個跟著的家丁小聲嘀咕:“看咱們爺心真寬,讓媳婦兒攆出來,楞說的跟萬歲爺微服出巡似的。”

正說著,突然從旁邊的一條巷道中,竄出一個乞丐,直衝衝跑過來,正撞在公子身上,二人摔了個人仰馬翻。

“哎喲喂,可撞著了我了!”那乞丐一邊叫痛一邊站起身。

“你這廝是不是沒長眼啊?”打傘的家丁罵了一句,說著就要打乞丐。

乞丐見勢不妙,“哎喲,這位爺,是小的不好,小的不好,我剛到京城不久,下雨起霧,我這找不到回去的路了,這才滿大街亂竄,把您給碰著了,我給您賠不是,給您賠不是!”

四個家丁圍將上來,打算動粗。卻忽聽身後的公子一聲喝:“我說你們四個怎麼回事?打人著什麼急?倒是先給我扶起來啊!”

四人聽話,忙轉身去攙扶倒在地上的公子。幫忙整理被地上的雨水弄髒的衣服。

忙活了一通,總算不那麼狼狽了,白衣公子撥開四個家丁,打算教訓教訓那乞丐。可這一看,那乞丐那裏還在,早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了。

“這小子,跑得到挺快!”公子抱怨了一句,可也沒什麼辦法,隻得繼續在街上遊蕩。

走著走著,那公子突然想到了什麼:“不對呀,這西城不許乞丐入內啊!每個路口都有那麼多官兵把著,他怎麼迷路跑進來的?”

再伸手往懷裏一摸,頓時大驚失色:“不好!多寶閣的秘鑰丟了,那是個小偷!”

一聽說有賊人偷了多寶閣的鑰匙,四個家丁忙向府邸方向跑去,剛跑出兩步,又聽見公子喊道:“打傘的那個,你倒是等等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