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161~93),西漢時期辭賦家,字曼倩,平原厭次縣人。曾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其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同時精通占易之術,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武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沒有得到重用。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他為滑稽之雄,晉人夏侯湛寫有《東方朔畫讚》,對東方朔的高風亮節以及他的睿智詼諧,備加稱頌。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著作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封泰山》、《責和氏壁》、《試子詩》等。
1.
說東方朔,還得從漢武帝的一次海選說起。那個鑿空西域的張騫就是通過海選而出名的。漢武帝這套不設門檻選拔人才的策略,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收獲。比如這次海選,他就選出了兩個超級厲害的人物,一個是公羊派的董仲舒,此人的“天人三策”形成了儒家大統的思想體係,對封建社會影響深遠。另一個就是東方朔。
董仲舒好歹也是憑真功夫,博得漢武帝的賞識。東方朔呢?靠吹牛,他將自己吹得天花亂墜,以此引起漢武帝的注意。果然,這一招效果非凡。東方朔硬是憑他的一番驚天泣地的海吹,把漢武帝給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我們且看東方朔是怎樣忽悠的——
草民東方朔,爹媽早逝,是哥哥嫂嫂把我養大的。十二歲那年才開始讀書。用三個冬天的時間讀完文史,覺得已經夠用了。十五歲的時候,開始學習擊劍。為了博覽群書,十六歲又學《詩》、《書》,讀了二十二萬字。十九歲學兵法,也讀了二十二萬字。現在,我已經二十二歲了,身高兩米多。眼睛亮的像珍珠,牙齒像貝殼一樣整齊潔白。勇猛如孟賁,敏捷如慶忌。廉潔堪比鮑叔牙,誠信不比尾生差。我就是人中之傑,萬裏挑一的東方朔。
東方朔的臉皮估計跟土牆有得一拚,畢竟吹牛不犯死罪,膽大的撐死膽小的。他硬是將自己吹得神乎奇神,連《史記》都明文評之——文辭不遜,高自稱譽。東方朔為什麼要將自己炒作的如此厲害?自古文人多寂寞,何況是在漢武帝時期。這一時期因為戰事比較多,所以偏好於“武”,也就是說馳騁疆場的將士很多,比較有名的,比如李廣、衛青、霍去病,這些人都是真刀真槍的跟匈奴人幹仗的。那麼,隻會耍弄筆杆子的文人就剩歎息的份兒,望刀槍哀歎了。
東方朔如不是參加了這次皇帝老兒搞的選秀活動,也許不知道在哪個地攤上混呢?誰知道他,誰看得上他呀!就算他不甘寂寞、不想過苦日子。
這樣,東方朔的第一步是走出去了,通過這次海選,他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媒體曝光率也頗高,朝內朝外都在議論他。當然,更多的是批判。但人家漢武帝就是中了東方朔的毒,再怎麼著,東方朔都是他喜歡的人兒。
不過,此時擺在漢武帝麵前的抉擇也是有一些為難的,因為這次海選選出了兩個寶貝——董仲舒和東方朔。董仲舒當然沒話說,他可是漢武帝眼中的大儒和及時雨。東方朔呢?說白了,就是一忽悠大王。但漢武帝又礙於麵子,總不能食言吧!於是就給東方朔弄了一個小官來當——待詔公車署。
東方朔也不糊塗,心裏自然明白,自己畢竟沒有提出什麼治國方略,能弄個待詔的公車署來做做,也算不錯了。隻是,他心裏有點不舒服,為什麼還是待詔的呢,萬一皇帝給忘了,自己豈不一直得不到重用。看看人家董仲舒,待遇比自己高多了,有車有房,還有美女,從牙縫裏擠出一點來,也得把自己撐死。
但不管怎樣,東方朔這回算是露臉了,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市井之人到一鳴驚人的朝中人,這樣的轉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要不說,做文人還是挺好的,十年寒窗苦讀,隻為博一功名。
可東方朔不想等待十年。他心裏清楚,這天下文人何其多,不是每個讀書人寒窗十年苦讀,就能功成名就的。要出名,要過上好日子,就得靠頭腦,靠智慧的炒作,抓住露臉的機會。
2.
東方朔是不是第一個在漢武帝麵前敢言辭放肆的人呢?這還不是,排這個第一的是一位名叫汲黯的人,他的言辭弄得皇帝哭笑不得。汲黯是因為不會說話,才出言不遜,絕不是因為聰明。東方朔不是傻子,他知道分寸,並且有理有據。汲黯和東方朔相比,不是一類人。東方朔在看似海吹、嘩眾取寵的表象下,內心透露出的是文人的無奈。想出名,就不能放不下那清高的麵子。
在東方朔的內心裏,實際潛在著一股詭詐之氣。東方朔自認為吃準漢武帝了。但漢武帝畢竟是漢武帝,他真的能憑借東方朔的海吹就委於其重任嗎?漢武帝的潛規則是既要不輸麵子,又能唯才是用。所以才使出留著備用的招數。此招還挺管用,東方朔剛開始的時候,還真的挺高興,興奮了一段時間。
然而,當董仲舒官居顯赫,俸祿一再提升,房子、車馬越來越高級,東方朔能不心裏癢癢?羨慕得要死?再說,都是文人,都是皇帝老兒海選出來的超級快男,待遇怎麼就這麼不一樣呢?
一個小小的公車待詔,說白了,就像《西遊記》裏的孫悟空剛出道時,好不容易在天庭弄了個官當當,以為可以威風一把,結果卻是個無權無勢的“弼馬溫”。就算自己真的能容忍,那家裏的老婆呢?光胭脂水粉錢,油鹽醬醋就是一大筆開銷,加上還有誰不想有個三妻四妾?文人那種內心的不甘落後的狠勁正在一天天增長。終於到了一天,東方朔不能再忍了。得想法子,皇帝老兒不是不提拔我嗎?好!看我東方朔的,我自己提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