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冬日,雪花洋洋灑灑落了滿綠江縣,李織語練完每日必寫的十張大字,收好紙卷,拿藍繩子打個結擱到書架上,眀芽給她遞熱濕巾擦手,又端來已經放溫的水,“姑娘喝幾口,方才孫嬤嬤說的等你得閑去老太太屋那兒。”
李織語沒問她孫嬤嬤還講過什麼,眀芽這性子,最是好沉默,無事也不說廢話,隻管埋頭做事,孫嬤嬤若有說過甚她便複述甚,其餘的再不肯多說,自己處得久了也習慣了。
待喝過水,眀芽已經取來鬥篷給她圍上,利落地打好結子,跟她一道出去。
老太太在屋裏坐著念佛經,見到李織語才擱下佛珠串兒,她便挨著她坐下,“祖母怎麼念佛經也不多點蠟燭。”
“沒關係,都念得熟了,點那麼多蠟燭也沒用。”老太太拉過孫女兒小手,知道是溫熱的才放開,李織語倒還不肯,依偎了她就不起,“又鬧小性子,你母親給你送的紗花看著了嗎。”
李織語道:“母親手巧,做的很好看,也不曉得怎麼卷出來的。”
時間過得久了,李織語又做起生意,眼界跟著開闊,對趙氏看淡許多,沒有喜歡也沒有討厭,隻當做陌生人,她送禮,自己就收,有時間便揀出幾樣自個做的東西送回去。
不見麵,關係倒好轉起來。
老太太笑,“既然喜歡,往後總有機會問上幾句的。今日外頭雪小了些,如果你店裏都打點好,待會兒我給你叫輛馬車,你去看看念哥兒。”
李織語皺起眉頭,“出什麼事情了?”
“聽他家婆子說是念哥兒他跟學院裏的幾個男孩子玩起來時,不小心把推腿跌著了,這會子請大夫看過,要好生修養幾日,他祖母怕他在屋裏悶著,想請你過去陪他說說話。”
老太太對著李織語也不說虛話,“你也聽出來裏頭有問題,到了念哥兒麵前,他若是不願意提,就裝個不知的模樣陪他說笑,總是朋友,揭看傷疤難免刺人。”
李織語頷首,“祖母放心吧,我心裏有主意。”
老太太這才有些笑影,“你做事我自來放心,帶些糕點給念哥兒嚐嚐,他最愛吃這些甜食。”
李織語便叫眀芽去尋王婆子做糕點,自個回屋挑了幾本自己抄錄下來的書和才做好的荷包和抹額,跟老太太告辭後就坐馬車去族長家。
先去見的是繆老太太,這些日子李織語忙著打點店鋪,倒許久沒來李念家玩過,如今見到繆老太太,一眼便看出她頗為疲憊。
李織語先行禮,叫眀芽捧上抹額額和荷包,“都是閑暇時候做的,老太太千萬別嫌棄我手笨。”
繆老太太倒是細細看過了,抹額上頭繡著如意團花,雖然簡單,卻勝在繡得仔細,尋常見客也能帶著,哪裏還有疲憊,提起精神頭道:“你別謙虛,這手藝夠好的,難為你做生意還繡了我這份。”
“您對我好,投桃報李,我自然也要對您好,隻是些小玩意,老太太肯收下我就高興了。”李織語笑,“我還給您和念哥哥帶了蟹殼黃和山楂糕,上回他說想吃的。”
“你家廚娘做的點心,味兒是沒得挑。”繆老太太舒心,笑吟吟讚了,叫身邊的大丫鬟給李織語帶路,“你們小孩子家一塊玩耍才好,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