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三章 此間少年(1 / 2)

李織語抱著軟乎乎,渾身奶香的阿原時,沒忍住,蹭了蹭他臉。

然後這孩子臉就紅了。

孫嬤嬤正要笑,誰知阿原臉紅歸紅,兩小手卻是先半拍子抱住李織語,學著她模樣蹭,有些像小貓兒,圓滾滾的可愛,再看這二人,俱是孩童般細小,心中倒是頗為感慨,若是遠哥兒能平安活到今時,想必姑娘今日要抱的就不是阿原了。

再感慨,木已成舟,再無挽回的餘地,孫嬤嬤也不忍攪和姑娘興致,掩了傷神,護著倆孩子尋了佛寺裏正好路過的僧人,正要問話,哪知眀芽出來了,眾人可不是正好碰麵,免不得又是一通嘮叨,李織語便讓孫嬤嬤去問,自個同眀芽說起懷裏的孩子。

不獨不說,長的討喜就是有好處,譬如眀芽和芝姑見到阿原時,還未開口,卻俱笑起來,圍了他看,阿原似乎怕生,叫他們看過一眼便埋到李織語頸窩裏。

李織語撫了他背,哄道,“不怕,都是姐姐這邊的人。”

阿原並不抬頭,緊緊抱住李織語,小腦袋拱她,她倒是無法,隻得放任,又同芝姑和眀芽把孩子來曆和不尋常細說,芝姑聽著皺眉頭,“這倒是樁燙手的。”

甭管孩子是誰丟的,多少能說明這孩子是那戶人家不想留著的

若走運些,是阿原記錯,下人並非故意,而是不慎把他弄丟的,那找到了人,至少可以把阿原送回去,若真沒錯,縱然把他家人找到,又如何呢,總歸是厭極了這孩子,怕是不肯收下的,兜兜轉轉,吃苦的始終是孩子。

芝姑想著眉頭便沒有舒展開過。

李織語看透了芝姑的心思,那樣簡單的道理,自個還是懂的,可宴席也沒有更好的法子,“至少先把阿原家人找到問個明白,若實在不成,想個法子,請佛寺的僧人收留下阿原罷。”

芝姑沒想到李織語跟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倒有些詫異,麵上隻笑,“是啊,船到橋頭,自然直,總歸有法子的。”

眀芽聽得有些犯糊塗,又隱約明白了什麼。

孫嬤嬤很快便來了,原本想將知客的話悉數轉告給李織語,然阿原這樣的歲數,聽的懂大人在說甚,如此,反而不美,就想把阿原先挪到別處去,“姑娘,要不叫明姑娘抱阿原走走罷。”

李織語明白孫嬤嬤的意思,可是阿原卻不肯放手,甚至連頭都沒抬,瞧著,好似是傷心了,孫嬤嬤和芝姑叫他這般弄得心疼不已,又不敢再勸,萬一孩子真哭起來怎好。

最能下決策的兩位長輩,對著孩子,反而紛紛束手無策,李織語委實無言以對,隻能自個想法子,帶著眀芽退到旁邊的僻靜處,逗阿原道,“我就跟嬤嬤說幾句話,你乖乖的,同眀芽姐姐玩,我讓你吃糖葫蘆,全部的。”

阿原動了下,李織語心中安息,哄小孩果然還是要用吃的,可接下來卻沒有動靜,她覺得奇怪,轉頭看他,已是在呼呼大睡,睡得怪香的,完全不似作偽。

眀芽跟著無語了,不過這樣也好,輕聲道,“姑娘,就這樣聽孫嬤嬤說罷,咱們小聲點,就不會把阿原吵醒。你等等,我去叫嬤嬤和芝姑過來。”

李織語點頭,眀芽趕緊離開。

興許是太巧合,李織語起疑心,仔細盯住阿原的每個小動作,直至眀芽一行人到,阿原隻是睡香了砸吧嘴,完全毫無要醒的意思。

孫嬤嬤看的安心,飛快把自個要說的壓低聲兒說了:“知客說,今日來尋不慎走丟的孩子裏,並沒有來尋阿遠這樣的,估摸著,真故意為之,我也打聽過,知客裏並沒有見過阿原的,沒準是外地才來綠江縣的人家。”

李織語搖頭,“我聽聞主持會醫術,咱們請主持瞧瞧阿原再下結論。”

芝姑的眼神驀地變了,“難道阿原他……”

說句難聽的,這個年頭裏,姑娘家是金貴,不過無論如何,都是金貴不過哥兒的,一家中,可以沒有姑娘,哥兒卻是必須要有。

而阿原身為哥兒,竟還是被拋棄,最有把握的可能,一是他自身有毛病,二是那戶人家哥兒太多,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