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一覺睡到醒,李織語譬如打了雞血,吃喝走動,那可叫個歡,什麼大病大痛都沒了,回轉得太快,以至於大家高興歸高興,都覺猝不及防,老太太怕李織語是回光返照,方才有這股勁兒,正好二師兄也擔心,趕緊逮住李織語細查一番,就怕哪日她玩的痛快,又給栽了,偏偏查不出甚,真是在好轉。
李織語一手舀了核桃甜羹吃,見二師兄不死心再來回望聞問切,老太太已是不安心,便問道,“我病好難道不是好事嗎,祖母,你們怎地都緊張成如此。”
老太太拍拍她手心:“是大好事,可總要有個齊整,病這一茬是得仔細小心,否則留下病根子多不好,來,你先多吃些,除開甜羹,孫嬤嬤跟祖母還給你做了雪花酥和醍醐餅,若想吃旁的,嬤嬤還在做,我讓微雨給你拿。”又拿筷子挾了小杏仁餅,叫李織語含著,一麵使微雨再去取吃食,“拿一樣陳皮酥跟茯苓夾餅來,這個養身,吃的好。”
李織語有些糾結,“可它不好吃啊。”的確不怎麼對味,就是四兩茯苓二兩白麵做的夾餅,還厚實,李織語著倍棒的牙口,咬它都費勁兒,換做老太太和朱蕤吃多得話,得把餅掰碎泡水裏還差不多能下口,孫嬤嬤時常往裏頭加點幹果仁碎,亦或是蜜餞,也救不了這味兒跟硬。
“那隻吃一片,孫嬤嬤這次做並非餅,是麵糕,你嚐著先。”老太太又去問二師兄想吃甚,這會子是吃午點的時候,自然不能落下二師兄,還有朱蕤瑛琭,這倆孩子都得照顧周全了老太太才能放心,不過李曜攜妻與幼子長生出門去趙家,聽聞那邊出了事,此次是過去幫忙的。
李織語用的東西多,也不忘問瑛琭吃飯吃得慣否,眼下老太太在跟二師兄說病情,朱蕤又在隔間賴著婉然,四周無外人,問的才相宜,瑛琭先是想想,再道:“都好,王媽嬤嬤做的東西都好吃。”
“小丫頭,倒跟撒謊。”李織語還沒病傻呢,“同我說句真的,喜歡吃嗎。”
瑛琭憋著一口氣,卻是搖頭:“師姐,我想吃師兄他們做的菜。”
李織語也犯愁,這會子上哪裏找師兄們做菜給瑛琭吃啊,但話既然問出口,總得尋個法子解決,再者瑛琭是觀主所托,小孩子家一個,李織語上心許多,“那在這樣罷,師兄們如今還沒法立時回來,你若是覺得哪道菜不對味兒,師姐給你開小灶,而且你若是不喜歡吃什麼也同我說,別憋心裏,瞧你這小臉,都鼓成什麼樣了。”李織語說著,還去戳一下,
“師姐,我不挑嘴的,也沒有覺得哪裏不對味兒,就是我想吃師兄們做的飯菜,以前時常吃,離了幾日就想了,二師兄說我再過段日子便會忘掉的。”李家做菜的手藝實在好,與道觀的比也不落下風,瑛琭當然不會討厭,但她就是想道觀,想回去,“師姐,我今日想跟著二師兄去道觀上瞧瞧,看有甚別的留著。”
李織語聽是二師兄帶著就放心,“好啊,隻管去罷,記得回來吃飯就成。”自匣子裏拿了荷包給瑛琭,雖說當初在道觀上鮮少帶著瑛琭,對她脾氣不怎麼清楚,可瞧的出,這小丫頭跟自家是差不多的強脾氣,直接給銀兩,相比是不願意接的,便道,“屆時你幫我到街上買串糖葫蘆行嗎,要東街路口古樹下那老人家賣的,你若是沒尋到,讓二師兄問一下別人,立時能找到,我在家就想著那味兒呢,好吃,你也跟二師兄買些吃,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