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遷新居後,我和妻子把在農村老家的父母接到城裏,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我工作較忙,經常外出活動和參加應酬,午飯多在酒店用;妻子的單位離家較遠,她中午一般在單位食堂用餐;兒子入了全托,中午也不回家。這樣,經常是我和妻子在家吃了早飯就去上班,下午下班後才回家。
隻有父母兩人整天在家。他們都閑不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把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井井有條。可我發現,父母每天中午都不願做飯,他們有時泡兩包方便麵吃,有時就熱熱早晨的剩湯剩飯,簡單地對付一頓。父母畢竟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應該改善生活、享享清福才是,這樣長期下去怎麼行?
一天,我對父母說:“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今後你倆在家裏要把午飯做精做好,多炒幾個新鮮菜吃,給身體增加些營養,再也不能隨便將就著吃點就算了。”
可父母不以為然。父親說:“你和媳婦、孫子中午都不回家吃,我們炒那麼多菜幹什麼?吃不了還不是浪費了!”
母親說:“我們在這裏比在農村吃得好多了,我們很知足,你不用擔心我們。”
可我和妻子想讓父母每天都能舒舒服服、有滋有味地吃上一頓豐盛的午飯。我和妻子商量,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以後每天中午11點左右,我或妻子就會給父母打電話:“媽,今天中午我回家吃飯,你和爸多炒幾個菜吧!”
“爸,今天我回家吃午飯,你和媽早點準備呀!”
父母每當接到電話,就會興高采烈地說:“好好,早點回來,路上小心呀,保證你一進家就能吃上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然後他們就一起動手,洗菜、切菜、烹調、出鍋,忙得不可開交,但樂在其中。
近12點時,父母把飯都做得差不多了,就又會接到我或妻子的電話:“媽,今天真不巧,單位來人了,局長剛打招呼讓我作陪,中午我不能回家吃飯了。”
“爸,領導臨時安排有點急事要辦,中午我不能回家陪您們吃飯了。”
父母聽後,就會很失望地在電話裏唉聲歎氣:“咋那麼忙呢……好吧,你忙你的。早知道你不回家吃,我們炒這麼多菜幹什麼,我們又吃不了!”說歸說,父母怕浪費,無奈之下隻能慢慢享用他們親手烹做的豐盛可口的午飯了。
每天午飯前,我和妻子會輪流往家裏打這樣的電話。後來父母發現是我們在善意地欺騙他們,就苦笑著對我和妻子說:“以後你倆不用再打電話了,放心吧,午飯我們一定會做好的,也一定會吃飽喝足。”
我發現,父母和妻子的眼裏都噙著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