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案情分析會(2 / 2)

“那麼,犯罪嫌疑人的殺人動機是什麼呢?”王隊長問。

“也許是因為往日送包裹的時候,兩人之間因為某些事情產生了一些怨恨,這個江軍懷恨在心,因此動了殺機;還有,你們看——”陳文娟一邊說,一邊拿出一張照片,也就是本案的第11號物證,張建國與一名年輕女子的親密合影照,“這名女子會不會是江軍的女朋友或情人呢?如果是的話,那麼江軍殺張建國泄憤也就能說得過去了——”

“可是根據我們的審訊來看,這個江軍似乎根本就不認識這個叫張建國的人啊。而且我們初步調查了一下兩個人的活動軌跡,發現他們也沒有交集啊。”王隊長很是疑惑。

“如果兩人在很久以前就認識了呢?或許他們積怨已久啊!”陳文娟道。

“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小劉,你趕緊派人去查一下張建國和江軍的社會關係,順便把他們兩個人在近半年之內的活動軌跡全部找出來。”王隊長交代道。

“好的,我馬上找人去辦。”劉SIR回道。

“——陳文娟同誌的分析很有道理,不過,犯罪嫌疑人江軍卻口口聲聲稱那個包裹是一個叫‘程欣’的女人發出去的,即便沒有程欣這個人的存在,那麼那張床上的長頭發是怎麼來的呢,還有,你們看,根據5樓樓道裏的監控視頻來看,這個江軍當時是在敲了幾下門之後,那扇門才打開的;顯然,他是在得到了房內之人的許可之後才進去的。”王隊長分析道。

“會不會是張建國給他開的門呢?”一警員問道。

“兩個人既然有深仇大恨,張建國怎麼又會給他開門呢?即便是第一次不知道,第二次他總應該知道敲門的人是江軍啊。”王隊長質疑道。

會議室內又是一陣議論之聲。

王隊長從口袋裏掏出一包煙來,散給要抽煙的同誌一些,自己再點上一支。

霎時,會議室內煙霧繚繞。

案件似乎又陷入了僵局。

“再有,你們看,6月17日下午5點28分,江軍進514室之前,也是敲了門之後再進入的,顯然這門是有人從裏麵給他打開的,根據視頻資料顯示,從6月3日到6月17日之間,就隻有張建國和江軍進入了這間屋子;由此看來,開門的那個人,除了張建國外,再沒有別人。那麼,由此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那就是張建國是在6月17日下午的5點28分到5點42分之間遇害的,如果這個推斷成立的話,也就表明了江軍是在這個時間段將其殺死並粉碎後裝進包裹內的,但是請問一下,他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連貫的動作嗎?如果真是他殺死的話,房間內至少會有血跡存在,他的衣服上肯定也會沾上鮮血的,但是我們進入房間之後根本就沒有找到一點兒血印,而且也沒有發現作案的工具,我在想即便他是一個殺手的話,也不可能做得如此幹淨吧?”王隊長吐了一個煙圈,繼續說道。

“是啊,這也太不符合常理和邏輯了,殺人碎屍,怎麼會找不到一點兒血跡呢?怎麼會沒有作案工具呢?”眾人又開始議論開了。

“也許,給江軍開門那個人,也就是張建國和江軍共有的這個情人,早在6月3日之前就進去了,之後一直住在張建國的這個屋子裏沒有出來過呢?”陳文娟還是不甘心。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她就應該在我們去之前離開那個屋子,監控畫麵也能把她拍攝出來;但根據視頻畫麵來看,從6月3日直到昨天,我們勘察完現場出來之後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出現在畫麵之中。”王隊長十分肯定地說道。

“看來,我的假設也不能成立啊。”陳文娟暗暗地低下了頭。

“你能有那樣的假想我是很欽佩的啊,小陳,不要泄氣,幹我們這行,就是要不斷的推測,假設,發現,那樣才會取得進展的,如果我們就想當然的那麼認為,停步不前,那得製造多少冤假錯案啊。”王隊長語重心長地說道。

陳文娟默默地點了點頭。

“來,來,來,大家還有什麼假設都不妨說出來,我們再來分析推斷一下,案件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我也是感到很棘手的啊,希望大家配合一下,我們盡快全力偵破此案,好給政府,給百姓,給受害者一個交代啊。”王隊長意味深長地說道。

於是,會議室裏麵的沉悶再次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