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1 / 2)

蔣介石上了廬山。

那裏是避暑的好去處,每年的酷夏他差不多都要到山上綠蔭籠罩著的那座專為自己修的別墅裏去清涼、逍遙。工作嘛,除非必須要他過目過手的大事、急事外,其它的一律委托他人去處理。

今年這個夏天例外。蔣介石上廬山有滿腹的心事,更確切他說,是憂慮、恐慌、還有些許的不安全感。

在別墅裏的藤椅上落座後,他喝了一口水,使不知為什麼變得幹渴的嗓子濕潤了些,然後對隨從人員做出了上山後的第一個指示:

“華北大地上的日軍活動情況要及時報告給我,記住,不得延誤!”

說此話時他很嚴厲,臉上像下了一層霜。之後,他轉身對夫人宋美齡說:

“你一定很累了,到寢室先去休息,我要處理些事情。”

一直站在他身後的秘書,遞上一份剛剛收到的電報,他接過戴上眼鏡,細細地看起來。

這是1937年7月初,距盧溝橋響起抗日槍聲的那個日子已經很近了。當然,這時蔣介石不可能知道會有個讓他震驚的“7月7日”,但是,此時此刻的他心神不定,魂飛魄散倒是千真萬確的。要不,他此次上廬山為什麼沒有避暑的心情,連他的愛妻都有點受他的冷落呢?

看完電報,他把陳布雷喚來,囑咐說:

“天很悶,我的胸部直發燒,看來這回不像幹打雷不下雨的樣子,日軍要來真格的了。你給我擬個稿子,適當的時候我會講話的。”

延安。寶塔矗立在晴麗的天空下,顯得格外挺拔、壯觀。幾朵白飄帶似的雲彩靜靜地停留在塔巔,裝點著這座眾人心中聖潔的寶塔。

毛澤東坐在窯洞臨窗下的木椅上,靜靜地坐著。他準備給蔣介石寫信。

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了。那時蔣介石似乎有了點閑暇,可以騰出手來了,他想到要解決西北的問題,教訓教訓那個地方的紅軍。蔣介石曾多次表示過自己的心願,要吃掉這支隊伍,絕對不允許它存在。也就是在這時候,他說過一句他認為可以稱得上至理名言的話:“勾結日本者是漢奸,勾結共產黨也是奸臣。”西北地區的紅軍太讓他惱火了,甚至可以說像眼中釘一樣使他無法容忍其存在。於是,便有了在甘肅境內黃河以東的地方展開的一場消滅紅軍和紅軍反擊消滅的激烈戰鬥。蔣介石不惜血本地調集260多個團的兵力,分四路包圍紅軍。紅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竭盡全力去反擊。圍剿與反圍剿拉鋸似的進行著,雙方均有重大傷亡。但是,最終國民黨輸了,共產黨贏了。胡宗南的七十八師整個被殲滅。這就是中國共產黨曆史上的萌城堡戰鬥和山城堡戰鬥。

蔣介石承受的打擊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這完全是他自己討來的苦果,怨不得別人。

毛澤東沒有因為又一次打碎了蔣介石的進攻之夢而忘記了應該做的工作,因為他知道,比歡慶勝利更重要的是要聯蔣抗日,是討伐日寇。這是當前的大局。大局不能丟。

就是從這時候起,毛澤東在自己的講話或起草的文件中,對於過去的有些口號有了修改,這也是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一條道走到天黑是不行的。例如,他把過去一直叫得很響的“反蔣抗日”的口號逐步改成了“逼蔣抗日”,“聯蔣抗日”。反蔣、逼蔣、聯蔣,提法變了,效果也必然會不一樣。人心思抗日,中國必須抗日。現在,毛澤東要給蔣介石寫一封信,這是在山城堡戰鬥大捷之後寫的一封信,是非寫不可的一封信。他要給蔣介石談談山城堡戰鬥,談談勢在必行的、無法推卸的抗日大業。也許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給蔣介石寫信,又是觸及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事情,毛澤東非常慎重。毛澤東寫道:介石先生台鑒:去年八月以來,共產黨、蘇維埃與紅軍曾屢次向先生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自此主張發表後,全國各界不分黨派,一致響應。而先生始終孤行己意,先則下令“圍剿”,是以有去冬直羅鎮之役。今春紅軍東渡黃河,欲赴冀察前線,先生則又陰之於汾河流域。吾人因不願國防力量之無謂犧牲,率師西渡,別求抗日途徑,一麵發表宣言,促先生之覺悟。數月來綏東情勢益危,吾人方謂先生將翻然變計,派遣大軍實行抗戰。孰意先生反派出湯恩伯之八個團向經赴援,聊資點綴,而集胡宗南、關麟征、毛炳文、王均、何柱國、王以哲、董英斌,孫震,萬耀煌、楊憲臣、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高桂滋、高雙成、李仙洲等260個團、其勢洶洶,大有非消滅抗日紅軍蕩平抗日蘇區不可之勢。吾人雖命令紅軍停止向先生之部隊進攻,步步退讓,竟不能回先生積恨之心。吾人為自衛計,為保存抗日軍隊與抗日根據地計,不得已而有定邊山城堡之役。夫全國人民對日寇進攻何等憤恨,對綏遠抗日將士之援助何等熱烈?而先生則集全力於自相殘殺之內戰。然而西北各軍官佐士兵之心理如何,吾人身在戰陣知之甚悉,彼等之心與吾人之心並無二致,亟欲停止自殺之內戰,早上抗日之戰場。即如先生之嫡係號稱勁派者,亦難逃山城堡之慘敗。所以者何,非該軍果不能戰,特不願中國人打中國人,寧願繳槍於紅軍耳。人心與軍心之向背如此,先生何不清夜捫拊心,一思其故耶?今昔綏遠形勢日趨惡化,前線之守土軍隊為數甚微,長城抗戰與上海一二八之役前車可鑒。天下洶洶,為公一人。當前大計隻須先生一言而定,今日停止內戰,明日紅軍與先生之西北“剿共”大軍,皆可立即從自相殘殺之內戰戰場,開赴抗日陣線,綏遠之國防力量,驟增數十倍。是則先生一念之轉,一心之發,而國仇可報,國土可保,失地可複,先生亦得為光榮抗日英雄,圖諸淩煙,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敢以至誠,再一次地請求先生,當機立斷,允許吾人之救國要求,化敵為友,共同抗日,則不特吾人之幸,實全國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今日之事,抗日降日,二者擇一。徘徊歧途,將國為之毀,身為之奴,失通國之人心,遭千秋之辱罵。吾人誠不願見天下後世之人聚而稱曰,亡中國者非他人,蔣介石也,而願天下後世之人,視先生為能及時改過救國救民之豪傑。語曰:過則勿憚改。又曰:放下屠刀,立即成佛。何去何從,願先生熟察之。寇深褐亟,言重心危,立馬陳詞,停候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