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8日,淩晨3時許。王冷齋手持公文包,急匆匆走過日軍警衛守著的大鐵門。他是奉命來與日軍談判的。這是北平日本特務機關總部。王冷齋很可能是最後一個踏進會場的。這間不大的會議室氣氛顯得肅然,且帶幾分清冷。

一張不大的橢圓形桌子周圍坐滿了人,顯然都是在等著他,他抬頭望了一圈,中方的代表有: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主任魏宗瀚、委員孫潤宇、參議林耕宇和交通處副處長周永業;日方代表鬆井久太郎孤身一人坐在另一邊,臉上掛著熱汗,正以手當扇地扇著。他也是急匆匆趕來參加會的。

沒有人宣布談判開始。但是,已經有人報告發言。雙方一開口就是據理力爭的爭辯。王冷齋開頭炮。他就“誰開第一槍的問題”,鄭重其事地聲明。“槍聲來自宛平城東門外,這是每一個長著耳朵的人都聽到了的。

我方在那裏並無駐軍,何談開槍?”

鬆井不以為然地說:“需要更正王專員的話,是槍彈聲,不僅僅是槍聲。還有,具體的說,槍彈聲是從宛平城和鐵路橋附近傳來的,那兩個地方駐有中國的軍隊。”

王質問:“我們已經查過了城內的每一個守兵的子彈,一發不少,怎麼會有槍聲?”鬆井突然轉移了話題,說:“我們的士兵被貴部綁架進城,我們要進城搜索。”王反駁:“你們在城外演習,士兵怎麼會在城內失蹤?再說,宛平城在夜間已經封閉,你們的兵是長了翅膀飛進去的?”鬆井堅持己見:我們必須進城搜索!對於他的蠻橫不講理,王冷齋很憤然,他不得不站起來甩出一句話:

就算你們丟失了十兵,也與我方無關。宛平城不許任何外國軍人進去搜查!冀察當局的幾位代表,很少講話,好像他們的任務就是“坐會”。鬆井看到王冷齋竟是這樣毫無情麵地與自己論戰,心中十分惱火。

在戰火暫停幾分鍾時,他很傲慢地問:“王專員既然是中方參加談判的主要代表,我希望能帶來一些與軍方不同的情況。”王冷齋說:“很遺憾,沒有。我隻帶來了事實的真相。”

“真相是什麼?”

“真相就是:日軍演習的地方在宛平城東門外,我方在那裏未設一兵一卒,我城中守軍也並未開槍。隻是在日軍炮轟我宛平城時,我軍才會進行還擊,以示懲戒。”就在談判進行的當中,出現了一種具有喜劇性、也是富有諷刺性的事,我方代表得到可靠消息:日軍失蹤的士兵已經歸隊。我方代表交頭接耳的一陣騷動,引起鬆井的注意。其實,在此之前半小時,也就是鬆井進談判會議室時,他已經知道了此事。但他仍然裝瘋賣傻地提出要進城去搜查已經歸隊的士兵。

日軍聲稱走失的這個士兵是個剛穿上軍裝不久的新兵,傳令兵,他在執行任務返回時,由於天黑路滑走向相反的方向,因表接到方才秦德純已經得到的那個報告:駐豐台日軍數百人,正全副武裝開赴盧溝橋。

王冷齋望望夜空,心情像鍋底一樣沉悶。他茫然無措。

拂曉前,洪大中從宛平城趕到了豐台。

他此行的任務就一個:開辟中轉站,將盧溝橋戰地的戰況以及王冷齋專員向北平請示報告的問題,及時無誤地轉達上去。

宛平城的通訊聯絡已麵臨著夫靈、癱瘓的危局。再說那兒從昨晚起就處在了日軍的嚴密窺視之下,打電話、拍電報已經沒有多少安全係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