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鑄劍鼻祖”問掌櫃附近可有什麼名勝古跡,瀘沽湖離這還有多遠。掌櫃對他說附近有衛城,公母山最為著名。瀘沽湖離這還有四個時辰的路。
“鑄劍鼻祖”一走出客棧大門,抬頭一看天空如此湛藍,白雲懶懶散散。他剛想說今天天氣真好時低頭一看,自己傻了。他看見了什麼呢?原來集市兩側站滿了背上掛長劍,頭戴鬥笠,腰圓膀大的習武大漢。
任他“鑄劍鼻祖”智慧過人,見多識廣,卻也還是吃了一驚。他忙問掌櫃這些大漢是幹什麼的。掌櫃便給他解釋,這些大漢都是些貧苦的習武老百姓。他們為了養家糊口便組成了一個陣容強大的“旅遊保衛隊”。“旅遊保衛隊”可以為遠方來的旅客當導遊,也可以保護旅客的人身安全。
“哦,原來是這樣的啊。”“鑄劍鼻祖”走過去對那些“旅遊保衛隊”招手。其中一名領頭大哥人物就走了過來向他施禮。
“你們‘旅遊保衛隊’有多少人啊?每個人一個月要多少酬金啊?”“鑄劍鼻祖”道。
“回老伯,我們共一百零八弟兄。每人一個月要一兩銀子。”
“好,我包你們一百零八人三個月,每個人一個月五十倆銀子。如何?”
話說“鑄劍鼻祖”何來這麼多銀子呢?一個成名的詩人和畫家並不一定有錢,說不定還貧困潦倒,流落街頭。但是一位成名的鑄劍大師,在那個崇尚武學的時代是多麼有錢。隨便給別人指指點點便有大把大把的銀票。何況“鑄劍鼻祖”是鑄劍的鼻祖啊,銀子肯定不少。況且他年老了,銀子留著沒用,多給點給這些窮苦老百姓也是好事一樁。
“啊?老伯,我們身為習武良家老百姓,絕不多收別人一文錢。請老伯給我們一個月一兩銀子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了。”眾人道。
“嗯,好樣的,你們都是好樣的,好漢子,視金錢如糞土。隻要你們對老夫盡職,五十兩銀子也不算多啊。”
“老伯,我們‘旅遊保衛隊’的好漢人窮誌不窮。您五十兩銀子這麼高的價還是令請別人吧,我們恕難從命。”
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嫌給自己工錢高的人,少見啊。可是正是這種好漢才是淳樸善良,盡職盡忠的。最終“鑄劍鼻祖”以每人十兩銀子一個月的酬金包下了這一百零八好漢。
旅遊保衛隊的人見這個白胡子老頭兒對他們如此關愛,都跪下對老伯說隻要有老伯用得著他們的地方,他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快去給我牽馬來,我們馬上到衛城一遊。”“鑄劍鼻祖”下令道。
“要得,老伯”
衛城是個千百年來的石頭城,為了保衛女兒國安危而設。若誰要攻打女兒國得先打下衛城。
“鑄劍鼻祖”和一百零八好漢浩浩蕩蕩的向衛城馳去。半時辰到了衛城,“鑄劍鼻祖”站在衛城城牆上向下一看,哇呀,好多巨大石頭,好大一片石林。
“那裏為何那麼多石頭?”“鑄劍鼻祖”納悶道。
“衛城以石頭最為出名。老伯看這個城便是石頭造成的啊,可見其石有多麼多,多麼堅硬。此外衛城中心很多石頭上還留著曆代到女兒國來旅遊的書法大家留下的手跡。那城下的石頭可是好石料,咱們女兒國的大多數兵器都是從那些石頭裏麵提煉出來的。”一好漢道。
“好。我們向城下石林進發。”“鑄劍鼻祖”道。
一行人來到石林裏,隻見怪石高聳,如雨後春筍。遠看石有光澤,近摸石有潤度。輕拍可感覺其堅硬,敲之似有聲音。
“鑄劍鼻祖”撫mo著那些頑石,心中大喜,口中狂笑。眾人不解老伯何故發笑。“鑄劍鼻祖”何以發笑呢?能稱作“鑄劍鼻祖”的人可不是隨便蓋的。他一摸石頭便感覺到這個石頭傲氣衝天,鐵骨錚錚,有吸日月之精華、采宇宙之靈力的靈性。
“真是鑄劍的好材料!”“鑄劍鼻祖”仰天大笑。
第三天早上,“鑄劍鼻祖”一行人又向另一名勝“公母山”進發了。
公母山又名蓮花山,是女兒國的佛教聖地。何為公母山,隻因群山中心有一座母山,母山山頂有千年茶樹,樹下有靈蛇盤踞。山下有一小縫可容兩人通過,酷似女人的qi官;西北角有一座公山,遠看似男人的qi官。何為蓮花山,從高空向下俯瞰,公母山周圍的群山和公母山合在一起恰似一朵出水蓮花。
“鑄劍鼻祖”來到公母山,感歎大自然的天地傑作,感歎性的崇高無尚,感歎生命的生生不息。
“鑄劍鼻祖”正在自我陶醉時,忽聽一好漢說道:“老伯,公母山中的公山曾經從山頂掉下一塊巨石,據說石頭上盤著一條大青蛇。石頭從山頂掉下時,石頭上的大青蛇被砸死,鮮血濺滿了那方大石。就在公山墜石的同一時刻母山也從山頂掉下一塊巨石,據說石頭上盤著一條大黃蛇。石頭從山頂掉下時,石頭上的大黃蛇被砸死,鮮血濺滿了那方大石。後來有個傑出的工匠發現了這兩塊巨石,說石頭裏含有大量的青銅和黃銅。於是那位工匠把那兩塊巨石提煉成了兩大塊青銅和黃銅。再後來那位工匠請來了峨眉山的鑄爐高道把那兩大塊青銅和黃銅鑄成了一個大香爐。大香爐就是我們川人拜佛時插香的用具。老伯可想見一見那‘青黃銅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