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舍生取義。”
弘於雁一手撐著下巴,良久後,她笑了。
………………………………
“這寫的是什麼啊?這也太深奧了,求高人講解。”
“真不知道雨神大大的腦袋,是怎麼長得,這麼短的時間內,又整出一首讀出來如此玄乎的詩文。”
“我現在隻想把雨神腦袋撬開,看看裏麵裝的是什麼。”
“@如魚得水,求解釋。”
……
大家都關注著林羽的回複,雖然看上去很流弊,但是沒人知道其中的意思。
一些看過林羽第一天帖子的粉絲,知道如魚得水也在青果雨神微吧,有些人,紛紛艾特了如魚得水。
而弘於雁,也回應了大家的要求,她把對這首詩的理解,發了出來。
如魚得水:“魚和熊掌我都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隻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
而生命和道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隻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
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
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幹呢?
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
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隻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總結詩的主張就是: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舍生取義。”
幾百字的回複,將林羽的《魚我所欲也》,從頭到尾解析的很透徹,生怕大家還不理解,弘於雁在最後一句,還將詩的主張,簡略的概括下來。
………………………………
“感謝詩歌協會會長的講解,本人已經看懂這篇文章。”
“為了心中的義,而放棄生命,雨神太正直了,滿滿的都是正能量,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現在想想,就覺得那名世家子弟,活該被雨神教訓,他這是罪有應得。”
……
一個為了心中的正義,可以放棄生命的人,得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寫出這種詩文?大部分,看到這篇詩文,頓時覺得林羽做的很對。
林羽隻是為了替班裏的女生出頭,況且照片裏,明顯是對方二十幾個人,對付林羽一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會認為,是林羽主動去找對方挑事。
那些心懷不軌,想要抹黑林羽的水軍,剛一發出一條對林羽不利的帖子,立馬遭到了幾十、幾百個人的圍攻。
落了下風的水軍,退出了戰局,一個個像沒出現過一樣,沒再發過一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