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國主這麼著急著要見諸葛方明,也是因為趙國如今的形勢不容樂觀。若不是有梁及硬撐著,恐怕此時的趙國已經四分五裂了。
但梁及畢竟也隻是一個善用兵的勇武將軍,卻沒有化腐朽為神奇、扭轉局勢的能力。所以諸葛方明的到來,填補了這方明的空缺。
如今的趙國,腹背受敵,國力不足以同時抵抗兩方勢力,更別說周圍冷眼旁觀,作壁上觀,想收漁翁之利的國家。可無論動哪一方,另一方都會趁虛而入。
正因處於這種兩難境地,趙國百姓長時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國主也寢食難安,日夜憂思。如今諸葛方明的到來,他才在無邊的黑暗中看到了一點光明。
“先生若能讓趙國百姓免了戰亂之苦、安居樂業,孤一定會好好嘉獎先生的。”國主說。
“國主仁心宅厚,憐愛百姓,方明自當盡力而為。”
“有先生這句話,孤就放心了。先生若有什麼要求,盡管跟孤說,隻要是對趙國有利的,孤一定會大力支持。梁將軍也是值得信賴之人,先生盡可吩咐。”
諸葛方明看了一眼梁及,應了下來,又說了些裴嬰交待的漂亮話。在見國主之前,裴嬰就專門找過他一次,讓他跟國主說話客氣些。
裴嬰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覺得這些天才,從小便被人捧著,性子大多比較傲,除了自己,看不起所有人,當然對誰都不會好好說話了。
可諸葛方明並非這樣的人,他從小便性格溫和,待人和氣,看起來高冷並且獨來獨往也隻是因為別人跟不上他的腳步,到不了他那種境界,所以彼此沒有共同話題,更聊不到一塊去。
但諸葛方明涉世不深,既然裴嬰讓他說些好話,總沒錯的。
商議過後,國主設了宴,諸葛方明無法推托,隻好留了下來。裴嬰和顧信之始終挨著諸葛方明,雖然知道有梁及在,但他們依然不敢有絲毫鬆懈。
此宴過後,沒過幾日,諸葛方明就跟隨梁及前往前線,深宮終究不適看清戰局。
出發那日,天上下著小雪,晏城嗬氣成冰,國主親自把梁及大軍送出城門。在城門口拜別,大軍浩浩蕩蕩地前往連州。
隻見大軍中間,一輛馬車格外突兀,圍繞在馬車旁的幾個不穿盔甲的少年人更惹人注目。可終究,誰也不曾探尋,馬車隨著大軍,緩緩前行。
他們此行是去連州,連州是趙國的邊境之城,外接勁敵梁國。原本兩國一直處於和平狀態,往來貿易十分頻繁,但梁國彪悍,率先打破和平,打得趙國猝不及防。
趙國向鄰國越國借兵,越王推辭,趙國國主才明白此中蹊蹺。兩國並非突然發難,恐怕早與越國串通好了。
趙國距離大周偏遠,如今遭遇如此境地,就連派往淮安的人都出不去,更別說往哪裏借兵了。
梁國進兵,越國作壁上觀,趙國一旦與梁國大動幹戈,另一邊越國便會動兵,趙王實在不敢輕舉妄動。
這些情況,梁及早已跟諸葛方明說清楚,諸葛方明聽後,卻什麼也沒說,隻要求到連州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