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妃冷笑了一下,不論她現在回答看好誰都不是一個正確的答案,這尉遲蔚是想將這個大包袱甩到安妃的身上,而他隻需要在後麵推波助瀾就可以了,不論以後的儲君是誰,安妃的處境都不會好到哪裏去。
“尉遲大人這可是問錯人了,本宮一心隻管後宮的事情,朝堂的事情本宮可算是一竅不通,兩位同為皇上的皇嗣,也必定都繼承了皇上的優點,所以不知道尉遲大人覺得哪一個好呢?”安妃不動聲色的將包袱又丟給了尉遲蔚。
“老臣認為兩位皇子的本事都很好,二皇子殿下善於出謀劃策,三皇子殿下適合排兵布陣,各有千秋,卻也都各有不足,不如定個三年之約,三年後哪位皇子更好,那新君必是誰了。”尉遲蔚說道。
尉遲蔚也是一個聰明人,他不會明確的說出他中意的人是誰,而他定的這個三年之約,隻不過是為了鞏固他自己的利益罷了,若是三年後薑奕楓更好,那尉遲蔚現在幫他,他怎麼樣也不會對尉遲蔚怎麼樣的,若是三年後事薑奕修,尉遲蔚還可以說若不是因為他提出的三年之約,薑奕修還當不上新君,這樣兩邊不論誰當了新君,他都沒有任何損失。
薑奕修自然也知道尉遲蔚打的什麼算盤,笑了笑說道:“好,就按照尉遲大人的三年之約,三年後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好,三年後見分曉。”薑奕楓說道。
“既然都已經決定了,那本宮也不會幹涉你們。”安妃說道。
“多謝安妃娘娘。”薑奕修和薑奕楓行禮道。
“罷了,罷了,本宮乏了,今日就到這裏吧,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三年之約,在座的諸位都可以監督,以防誰在背後捅了誰一刀。”安妃說道。
“是。”眾人應道。
“都退下吧,二皇子,三皇子還有舒尚宮留下。”安妃說道。
眾人紛紛行禮告退了,一時間大殿裏就剩下了安妃,薑奕修,薑奕楓和舒嵐斐四個人。
“三年之約,本宮希望看到的是君子之爭,還有到最後不論誰贏誰輸,都必須保證不能傷了另一個人,你們的父皇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兄弟手足相殘,所以我不希望你們讓他失望。”安妃說道。
“我們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的。”薑奕修和薑奕楓說道。
“嗯,本宮記得當時檸兒出嫁之前,皇上替你和舒尚宮指了婚,這個婚事,本宮想聽聽你們是怎麼想的,若是當時隻是形式所迫,本公主也不會強迫你們,若你們兩情相悅,本宮也不會阻攔你們。”安妃說道。
舒嵐斐剛想說話卻被薑奕修搶了先:“安妃娘娘,這件事算是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私事,我希望可以讓我們私下裏聊聊再做決定。”
“嗯,也好,本宮也就不過多的幹涉你們的私事了。”安妃說道。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本宮就先回宮了,你們也早些回去吧。”安妃說著站起身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