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個千古之謎(1 / 2)

像徐浪這種不懂行的人,簡單粗暴地把它稱為裝畫的盒子,實際上,用行話來說,它應該叫書畫錦盒,在我國有史可考的最早使用專業的書畫錦盒來裝這種書畫的時期,應該是在公元前,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

人們對於古玩字畫的收藏,據說也始於先秦時期,而有明確的史料記載的,有專業書籍進行鑒賞知識介紹的,應該是始於華夏國南宋時期!

再看徐浪花費100萬,從柳麒麟手中購得的這個書畫錦盒,看起來的確十分陳舊,有些年頭了,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古董肯定年代久遠,都有些陳舊。

也就是說,表象看起來陳舊,是古玩的一般的入門標準,但並不能說,隻要一樣東西看起來陳舊,就有可能是古董,徐浪之所以可以斷定這個妝畫的錦盒是古董,完全是憑借他的眼睛!

此時,徐浪等人也都看到了這些專家們的表情,就連徐浪也有些驚訝,他雖然可以斷定這個錦盒是個寶貝,但也沒有料到會讓眾位專家如此震驚!

最先按耐不住的是柳麒麟,他忍不住問道:“各位前輩,你們倒是說句話呀,難道這個破盒子有什麼問題嗎?”

聽到這小子的問話,其中一位老專家麵露不悅地冷聲說道:“破盒子?你可真敢說,你知道這個盒子的來曆嗎?你看得懂這個盒子上的題字嗎?”

柳麒麟擁有這幅畫的時候就已經存在這個錦盒了,當初是一塊兒買的,花費了二百多萬,但他買的是畫啊,至於錦盒,他從來沒有考慮過有多大的價值,連帶這個錦盒一起,這幅畫也經手過不少的專家鑒定把玩,但也都從來沒有發現這個錦盒有什麼價值啊!

此時,經老專家一提醒,柳麒麟等人這才注意到,這個錦盒上麵有一大篇幅的畫,還有一大篇幅的題字。

之前買這幅畫的時候,好像有個專家說過,這個錦盒上的題字是現代人臨摹的,這樣的評語就注定了這個錦盒沒多大的古董價值,可是此時,聽這位老專家一說,好像這個錦盒上的題字大有來頭啊!

隻聽另外一位老專家聲音有些顫抖的說道:“諸位,老夫從業數十載,如今終於有幸可以看到我國書聖王羲之的書法真跡。

王羲之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但王羲之的成就並不僅僅在於書法,他還有極大的繪畫天賦。

當然啦,王羲之流傳下來的作品,書法作品居多,繪畫作品極為罕見,這對於我們後人對他的生平研究,缺少了一定的史料證據,但這並不能抹殺王羲之在繪畫方麵的才華!

大家來看,這個錦盒上麵的畫,體現的正是東晉時期百姓生活的現實,最邊上的這個人是一位老者,正在帶領年輕人挖渠灌溉,旁邊有一個三四歲的娃娃,蹲坐在地上,似乎因為沒有父母照看,正在哭鼻子,這幅畫麵看起來栩栩如生,十分生動。

當然啦,不得不承認,書聖王羲之最主要的成就在於書法,他的繪畫才華未能盡情展現,但我們再來看這幅畫,這的確是王羲之的真跡,雖然我們無從考證他老人家為什麼會在一個錦盒上既題字,又作畫,這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或許將會成為一個千古之謎!”

這位老專家說得聲情並茂,一字一頓,十分激動。

他剛剛說完,另外一位老專家搶過來話茬兒說道:“不僅如此,在現今所發現的,也包括流失到國外的,書畫錦盒也好,還是其他的古玩字畫也罷,這種同一位某個方麵的先賢‘字畫同體’都是極為罕見的!

我們現在疑惑的是,這個錦盒流傳了上千年,為何沒人發現它真正的藝術價值呢?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買櫝還珠’,不分主次的愚昧思想,這才沒有發現錦盒的真正價值所在!”

幾位老專家接連發表意見,其中一個常年混在古玩流通市場的,具備估值資格的老專家,有些激動的說道:“像是這麼一個極為罕見的寶貝,我是無法給它估值的,因為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先例做參考。

不過嘛,現在看來,這個錦盒由於流傳的年代太久遠,經手的人太多,磨損的有點兒嚴重,老朽鬥膽給它估個值,至少也得600萬!

首先聲明,這是一個極為保守的估值哦!”

這的確是一個太保守的估值,即便沒有先例,但是王羲之的真跡字帖動輒都達到三四百萬,再加上王羲之罕見的繪畫作品,價值肯定要翻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