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廉頗老矣(1 / 2)

秦王政十一年,就在韓非來到秦國不久,趙國派大將李牧進攻燕國,攻克了狸城、陽城。

趙軍在幾年之內連續對燕國用兵,奪取了很多城池,秦王認為如果放任趙國發展,很快便會成為秦國的強敵,因此秦王欲趁趙國攻燕,國內兵力空虛之際,襲擊削弱趙國。

於是秦王分兵兩路進攻趙國。一路由王翦率領進攻閼與,另一路由桓琦、楊端和率領,攻打鄴城。

秦軍出兵迅速,而趙軍又準備不足,因此秦軍迅速攻占了閼與、鄴城等九座城池。不久,趙軍在李牧的指揮下調整戰術,據險守城,避免決戰,兩軍迅速進入相持的局麵。這一僵持就是兩年。

秦王政十三年,趙悼襄王死了,趙王遷繼承王位。

趙遷的生母本是妓女,後來被趙悼襄王看上立為王後,生下趙遷。趙悼襄王就把公子嘉罷黜,立趙遷為太子。而趙遷素來品行不端,趙國人都知道他是個紈絝子弟,非常討厭他。秦王聽說了此事,想趁趙王遷新上位,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滅掉趙國。於是命令駐守在漳水北岸的三十萬秦軍統一歸桓琦指揮,進攻趙國。

桓琦指揮軍隊準備渡河向南進攻。趙軍統帥趙扈輒與秦軍隔水對峙,秦軍無法正麵渡河。

某日,桓琦沿河查看軍情,發現對麵的趙軍與秦軍剛好可以對望,趙軍的部署從對岸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於是桓琦派出大量密探,尋找趙軍防守薄弱的環節。

第二日,有密探回報,在漳河下遊距此四十裏有一處河麵較寬,本來難以渡過,但此時剛好是漳河的枯水期,可以徒步過河,趙軍此處沒有防備。桓琦於是親自帶領五萬精兵,連夜趕到渡口渡過漳河。

黎明時分,河對麵的秦軍便發起攻擊,此時渡過漳河的部隊也開始從側麵襲擊趙軍,趙軍腹背受敵,無法抵擋,倉皇撤退。混亂中趙軍主將扈輒陣亡,趙軍被斬首十萬人!

消息傳到邯鄲,舉國震驚,邯鄲保衛戰又在所難免了!然而此時趙扈輒被殺,趙軍沒有統帥是最危急的,此時趙王遷想起了老將廉頗和防守匈奴的名將李牧。

廉頗在時,秦軍也經常攻打趙國,但是邯鄲從未被圍過,他總有辦法退敵!而李牧防守匈奴數十年,從未打過敗仗。於是趙王遷一方麵打算派人去魏國看望老將軍廉頗,看看上年紀的廉頗還能否出戰;另一方麵派出特使,請李牧火速率軍南下,來解邯鄲之圍。

派人去請廉頗的消息傳到了建信府。此時建信侯是郭蓮的長子郭開,而郭開十分仇視廉頗,二人結怨甚深。

郭開曾經是趙悼襄王的伴讀,他從小就從父親那學會了怕馬溜須的本事,而且十分貪財好色,經常帶還是太子的趙偃出去鬼混,二人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

趙悼襄王即位後,便立刻提拔郭開為丞相,這讓一向耿直的廉頗十分看不慣,廉頗曾向趙王進言,重用郭開這種人會誤國的!趙王沒有聽從,還把這件事告訴了郭開,因此郭開非常嫉恨廉頗。

有次趙王宴請群臣,郭開向廉頗挑釁,道:“我聽說信平君對付秦軍有一絕招,號稱烏龜戰法!秦軍一來,隻要我們趙軍立馬藏起來,秦軍都是奈何不了的,哈哈……”

趙王也跟著笑起來。郭開是說廉頗曾經數次堅守不出,逼迫秦軍退兵的事,聞此,廉頗反唇相譏道:“打仗是需要用腦子的,要根據雙方的情況來分析判斷是否可以出戰,這可不像拍馬溜須那麼簡單,動動嘴皮子就可以了!有些人的功勞就是磨嘴皮子磨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