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八年,在處理完華陽太後的喪事之後,秦王決定再度發動對趙國的進攻。
此次,秦軍吸收前三次兵敗的教訓,經過了充分的戰前準備。秦王仍舊派出兩路大軍,分別由王翦和楊端和率領,王翦由上黨攻井陘,楊端和則率河內軍直指邯鄲!
趙王遷聞訊仍命武安君李牧和將軍司馬尚領兵迎戰秦軍。
秦軍經過充分的準備,突然襲擊,快速突進,待趙軍增援部隊趕到時,秦南路軍已經接近邯鄲,北路軍也攻克井陘,揮師南進,向邯鄲靠攏。秦國二十萬大軍都瞄準邯鄲,大有一口氣吃掉趙國的勢頭。
李牧認為秦軍這次準備充分,來勢洶洶,不宜強攻。於是在兩線都采取了守勢,連營數十裏,深溝高壘,易守難攻,秦軍多次進攻都被擊退,兩軍又進入相持階段。
這次戰爭前一年,秦趙兩國都剛剛經曆旱災,因此都不希望打持久戰,李牧是想逼迫秦軍退兵,伺機反擊。
王翦和楊端和對李牧的戰法都無可奈何,轉眼間兩軍僵持了兩個月。秦王得知前線進攻不順的消息,便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李斯道:“我軍對趙幾次作戰都是被李牧所拒,要攻克邯鄲,必須先除掉李牧!”
李斯一下就點出了問題的關鍵點,秦王微微點頭。
熊狀問道:“如今打敗趙軍都難,如何除掉李牧?”
尉繚站出來道:“我聽說趙王最寵信權臣郭開,而郭開此人貪財好色,我們可用反間計,先重金收買郭開,然後讓他說服趙王撤換李牧!”
熊狀道:“反間計在長平之戰已經用過,這次還會管用嗎?”
尉繚反駁道:“長平之戰後廉頗不是仍然被逼走了嗎?趙王愚鈍,這是天要亡趙!請大王派人帶重金出使邯鄲。”
聽完尉繚的話,群臣都啞口無言,或許反間計真的還會管用,這也是現在唯一的選擇!
於是秦王批準了尉繚的建議,派大夫王敖帶一萬兩黃金入趙,收買趙相國建信君郭開。同時命令王翦和楊端和不要輕動,待趙軍有變再行出擊。
王敖來到邯鄲,拜見郭開,問道:“建信君可知趙國將要亡了?”
郭開眨眨眼,道:“怎麼可能?我聽說趙軍已經在前線頂住了秦軍的進攻!”
“哈哈……建信君真是天真啊,秦王已經決定增兵了,而且李牧、司馬尚也都派使者麵見了秦王,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將來考慮,隻有建信君不知道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啊!真是可悲!”
郭開大驚,道:“啊!會有這種事?請先生教我該怎樣做?”
“如今趙國危在旦夕,而諸侯救兵不至,邯鄲早晚不保。建信君不如早點取信於秦王,秦王也有意結識建信君,特命我帶了一萬金送給您!”
郭開心想,與秦國合作不但可以得到金錢,還為自己的將來找到了容身之所,何樂而不為,便道:“秦王需要我做什麼?”
“請建信君說服趙王,撤換趙軍主帥,以趙蔥代之!”
郭開立馬答應了王敖的請求。
郭開的門客聽說郭開要勸說趙王替換李牧,便來覲見,道:“相國為何要幫助秦國攻打趙國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郭開哈哈一笑,道:“先生此言差矣,良禽擇木而棲,趙國就要被攻克了,我當然應該提前找一個更好的巢穴,以備不時之需啊!”
門客不以為然。郭開怕他的門客透露消息,便命人將其殺害!
幾日後,郭開便偽造了一封李牧寫給秦王的書信,信中寫到“趙王遷昏庸無能,我早就想投奔秦國,隻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如果大王您能給我一個合適的官職,我便可率軍歸順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