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狀已走,伐楚的阻力便小了很多。於是伐楚的事再一次提上日程。
秦王召見李斯問道:“寡人現在想要出兵攻打楚國,卿有何建議?”
李斯想了一下,道:“魏國和楚國相連,有很長的國界線,如果我們攻打楚國,一旦深入楚國腹地,魏軍就有可能從後方切斷我軍糧道,一旦如此,我軍將非常被動。因此攻打楚國之前必須防止楚魏結盟!”
李斯一下就點出了問題的關鍵,秦王非常高興,道:“卿所言甚是,寡人欲在討伐楚國之時,同時派偏師伐魏,使其不能聯合!”
“大王聖明!”
“卿以為誰可以擔當伐楚的重任?”
李斯思考片刻,道:“如今我們要攻打楚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楚軍已經做了很多準備,現在用兵難以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應當選用穩妥的將領。”
“卿覺得李信如何?他在伐燕之戰中英勇無畏,為追擊燕王,他孤軍深入燕國腹地數千裏,逼迫燕王殺死了太子丹。”
“李將軍勇敢過人,但楚國不同於燕國,楚國兵多將廣,不像燕國兵微將寡,易於進攻。”
秦王不以為然,於是把李信叫來,問道:“如果讓將軍帶兵攻打楚國需要多少人馬?”
李信答道:“擒賊先擒王,我帶領二十萬軍隊足以直搗壽春,生擒楚王!”
秦王繼續問道:“楚國兵多將廣,將軍不怕孤軍深入有被切斷退路的危險嗎?”
“行軍打仗在於勢,曹劌道一鼓作氣,我秦軍須以雷霆之勢一舉蕩平楚國!怎麼會給他們機會反擊呢?”
秦王聽了非常高興,給了李信很多賞賜。
幾日後,秦王有問老將王翦,“若派將軍伐楚,需要多少人馬?”
王翦不假思索的說道:“非六十萬不可!”
秦王哈哈一笑,道:“王將軍老啦,為何這麼膽怯!李將軍隻需二十萬便可攻下楚國!”
王翦對秦王不采納他的意見很不高興,道:“臣老了,請大王允許我回家養老吧!”
秦王並不生氣,道:“老將軍怎麼如此孩子氣,但您要回家養老,我也不便強留。”於是,批準了王翦歸田的請求。幾日後王翦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頻陽。
王翦剛剛離開鹹陽,便傳來了韓國故地新鄭造反的消息。
原來韓國從前的貴族韓琳因為秦王掠奪了他的妻女到鹹陽,一直耿耿於懷!趁秦軍抽調韓地的軍隊攻打燕國,韓地兵力空虛之際謀反複國。
韓琳召集了此前的門客故吏一起興兵伐秦。然而由於內史騰的懷柔政策,韓地百姓並沒有多少響應的,秦王命李信帶兵迅速平息了叛亂。
秦王意識到以前的舊貴族在地方上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對秦國的統治是很大的威脅。他開始思考如何對付舊貴族的威脅。
秦王政二十二年,秦王派出了兩路大軍,同時討伐楚國、魏國。李信和蒙恬率軍二十萬向南進發攻打楚國。王賁率軍二十萬向東攻打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