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之夜,始皇帝在皇宮之中舉行盛大的筵席,朝中凡是有爵位的大臣,始皇帝的王子們,以及後宮中受寵幸的妃嬪全部出席。
始皇帝的寵妃韓夫人、呂夫人、王美人、鄭美人等都侍坐於始皇帝兩旁。
始皇帝下首兩側分別是王子們和大臣們,長子扶蘇、次子嬴高、五子將閭以及最小的十七子思楚、十八子胡亥等依照順序排列於右手邊,王綰、隗狀、馮劫、王翦等大臣們排列於左手邊;
此時始皇帝的正夫人羋虹已經去世,韓夫人和呂夫人是有子嗣的妃嬪中最受寵幸的。
胡亥是始皇帝最小的兒子,自他出生之後,雖然從六國之中掠奪來的美人越來越多,其中很多也都受到始皇帝寵幸,卻都沒有一個誕下子嗣,王美人、鄭美人都是如此。
筵席開始後,博士淳於越見始皇帝的後宮妃嬪王子座位散亂,絲毫沒有貴賤高低之分,忍不住起身道:“啟奏陛下,雖然如今皇帝、太上皇以及後世皇帝稱謂的製度都已經確定,但是關於後宮之內王後、太子的製度仍然空缺,為了皇家尊榮,臣建議將王後、太子的製度一並確立!”
始皇帝此時正興致勃勃的看著歌舞,內心十分暢快,淳於越卻在此時提出這個問題,令他頗有些不爽。但轉念一想,他說的也不無道理,便道:“卿能為朕分憂,朕甚是欣慰,此事就請博士研究之後奏報於朕!今日是一年之首,眾卿隻需開懷暢飲,無需談論國事!”
淳於越雖然知道始皇帝是在逃避,但心中清楚此時不便再強行建言,而且始皇帝也已經下令討論了,便答道:“臣遵旨!”
在始皇帝即位的前十年,華陽太後、夏太後、趙太後先後聽政,期間發生了嫪毐叛亂,呂不韋擅權之事,使得始皇帝對於後宮幹政非常反感,親政之後從不讓後宮插手政事。大臣們畏懼嫪毐和呂不韋的下場,也不敢過問後宮之事。
王後之位本來非羋虹莫屬,但是就在大秦一統天下的前夕,羋虹莫名其妙的患病去世,這讓本來沒有機會的韓夫人和呂夫人看到了機會。
韓夫人晚於羋虹一年進宮,雖然相貌不及羋虹,但也是生的楚楚動人,加之善於跳舞,工於心計,頗得始皇帝歡心。迫害韓王進獻的美女的主意就是她出的。
當時,韓女們剛剛進宮就得到始皇帝的寵幸,那些美女倚仗皇帝的寵愛,對她這個韓國出身的夫人沒有一點尊重之意,隻知道憑借年輕美貌爭寵,韓夫人非常憎恨。胡亥出生不久,韓王進獻的幾個美女又相繼懷孕,秦王寵幸無以複加。
韓夫人擔心始皇帝喜新厭舊,便欲除之。韓夫人對當時的後宮之主羋虹說道:“姐姐可知道大王如今日複一日的寵幸韓女,長此以往必然龍體受損,並且你我都會受到冷遇。”
“我何嚐不知,隻是陛下向來對後宮管束嚴格,我們進言他何嚐肯聽?”羋虹憂鬱的說道。
韓夫人聽出羋虹也心有怨恨,便趁機建議道:“國家之事我們當然管不了,但是後宮之中的事大王怎麼會完全清楚?如今太醫院歸姐姐掌管,可以借此除掉這些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