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毀天下的兵器後,始皇帝采納王綰的建議,下令六國的舊貴族以及各地在地方上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富豪全部遷徙到鹹陽。以削弱他們對地方的影響力。
舊貴族和富豪之家的家業財產在舊地才得以保存,一旦遷入鹹陽,則根基全失,不僅富貴不能保全,連性命都堪憂。麵對未卜的未來,山東六國的富貴之家遲遲不肯動身搬遷。
山東富貴之家對於遷徙的抗拒觸怒了始皇帝,始皇帝下令,始皇二十六年之內統計在冊的富貴之家必須全部遷入鹹陽,如果有膽敢怠慢者,誅滅三族!同時,始皇帝為防止六國貴族趁機圖謀不軌,命馮劫派人監視遷徙之家的一舉一動。
於是馮劫迅速派出監察禦史前往各郡縣,同各郡縣的都尉一起監視護送富貴之家遷徙。被迫遷徙的家族雖然心中仍有怨言,但是麵對始皇帝的高壓政策,是聽從了旨意,悉數遷往鹹陽。
這一年遷徙到鹹陽的人口達十二萬戶之多。
舊貴族和富豪遷徙之後留下的土地全部被重新分配給流離失所的黔首,黔首有田耕種便再在四處流浪鬧事。
始皇帝非常得意自己的做法,向兒子扶蘇炫耀道:“今朕遷徙山東富貴之家到鹹陽,不僅消除了舊貴族在山東故地的巨大影響力,徹底斬斷了舊貴族複國的迷夢,還將舊貴族的土地分配給流浪的黔首耕種,解決了流民的生計,增加了國庫收入!”
扶蘇早就聽聞此事在六國故地鬧得沸沸揚揚,六國舊貴族怨聲載道,便趁機勸諫道:“兒以為遷徙舊貴族固然有好處,但舊貴族口服心不服。我聽說遷徙過程中有很多人不甘心束手就擒,選擇逃匿深山之中;即使順從來到鹹陽的,錢財也基本耗盡,需要重新謀生。兒以為現今剛平靖六國,應當與民修養,不該多生事端。”
始皇帝聽聞扶蘇並不認同他的做法,很不高興,道:“以一時之怨換取長久的安靜是值得的!你不要隻記住了那些儒生所講的‘仁政’,而忘記治國所需的法術勢!有時間你多讀讀韓非的文章!”
扶蘇見始皇帝發怒,不敢再多說話,隻是唯唯諾諾的答應了。
自從天下統一,始皇帝便不再讓王子們一起讀書,轉而為每位王子安排一位老師。扶蘇的老師便是將軍蒙恬,始皇帝以為扶蘇過於懦弱,須向武將學習剛猛之氣。
自秦統一六國之後,禦史大夫馮劫便陸續接到很多地方呈送上來的新奇的奏報。
其中一個奏報是說齊地的商人鄒琦來秦國做生意,因外出緊急,未及去官府將隨身攜帶的刀幣兌換成秦國使用的半兩錢,住店結賬時,店家不收刀幣,而鄒琦身上又沒有其他貨幣,二人因此發生口角,最後竟然大打出手。最後鬧到官府,官府也無法斷定誰對誰錯。
還有一個奏報說一個楚地的大戶,來鹹陽買了一處房屋,秦人要按半兩錢結算,楚人卻根本不知道半兩錢是多少,後來找到官府才確定一個蟻鼻錢兌換兩個半兩錢。好不容易談好價錢,秦人寫的地契楚人又不認,因為整個契約是用秦國的文字寫成,楚人隻認得其中十之二三的字,最後隻得又請地保出麵寫成兩份,一份秦國字的,一份楚國字的,這才算成交。